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安徽省合肥市舒城中学 袁晓娟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1 > 荆轲刺秦王 >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五、作业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二、三两部分。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读讲9、10自然段。

2、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3、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4、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

⑴ 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⑵ 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

⑶ 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汽的气势;

⑷ 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

⑸ 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5、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⑴ 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

⑵ 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2、讨论思考题。明确:

⑴ 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五层: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倚柱笑骂(18自然段)

遇难去世(19自然段)

⑵ 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① 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② 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③ 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3、词句点拨:

⑴ 持千金之资币物:“千金之资”是“币物”的定语。币:礼品。古时玉、帛、圭、壁等统称币。

⑵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为先,即为之先。省略介词宾语。

⑶ 见燕使者咸阳宫:省略介词“于”。

⑷ 群臣怪之:怪:以……为怪,感到奇怪。

⑸ “使使以闻大王”与“使毕使于前”:使使:派遣使者;使毕使:让完成使命。

⑹ 轲既取图奉之……故不可立拔:这一段动作描写多用短句,具有急迫、紧张的表达效果。

⑺ 而秦法……非有诏不得上:插叙一笔,行文有张有弛,内容缜密,使“以手共博之’算实可信。

⑻ 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承前省略主语“群臣”。

⑼ 被八创:被:动词,遭受;创:名词,伤。不是被动句。

⑽ 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如“侍殿上”。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性阅读。

〖教学步骤〗

一、评讲词语作业

二、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性阅读训练

讨论:

1、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放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2、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提示: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板书设计〗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情节矛盾冲突形象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