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诵读。这两首诗音乐性强,新诗中少有这么讲求韵律、与古典诗词意境如此接近的作品。诵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即通过诵读达到欣赏、理解、审美的目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声像资料范读并指导学生朗读。如指导学生朗读《雨巷》时,可放江南雨巷的画面或《雨巷》的MTV画面,让学生结合这些画面进行朗读;朗读《再别康桥》时,可播放蓝天白云、岸边垂柳、有水草的潺潺小溪的录像或幻灯,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情的曲子。
2、《雨巷》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复杂、朦胧,教学时,既可以联系时代背景作一定的解读,把这首诗看成诗人在那个特定年代感到迷茫找不到出路的一种情绪的反映;也可以单纯把它看作一首爱情诗来阅读,即一位情窦初开的青年在江南雨巷邂逅一位姑娘后激起的感情涟漪,这类似苏轼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一词中所表达的情绪;还可以把它理解诗人为对理想和美好事物的追求。总之,应该允许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理解。
3、这两首诗都是首尾回环的结构:全诗共七节,第1节与第7节基本相同,形成首尾照应;第2~6节则是作者情感、思绪发展变化的全过程的典型概括。引导学生分析两首诗的结构,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帮助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的写作有所借鉴。
4、引导学生搞一点研究性学习,让他们课外找一些资料,更多地了解一下“雨巷诗人”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和诗歌成就,了解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新月派”及“三美”的美学主张。如果课外图书资料来源有困难,后面“有关资料”的部分内容可印发给学生作为参考。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