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第三中学 吴礼明
上课的时候,指着黑板上的“沁园春”三字问学生,学词的时候这叫什么,没有人回答。我说叫“词牌”来着,它规定了词的字数、曲调。说“规定”其实也不对。为什么呢,就因为在开始的时候是没有什么规定的。当初叫“曲子”,就是我们今天所哼哼的小调子,说流行歌曲也行。台湾诗人余光中说,今天的诗歌都在流行歌曲里了。也就是说有一部分流行歌曲就是未来的经典。看看,你们所喜欢的歌曲以后就要成为经典了。而大家在小学、初中所见到的古代诗歌,说白了也是古人所唱的歌儿,只是后来变得严肃了,成了不朽的经典。你们,注定要成为经典的一批选定者。
有部分学生颇为惊讶。我说这有什么好惊讶的。诗歌与生活近着呢。但是,也不要就认为这样诗歌就庸俗。这种发自心底而又指向灵魂的声音,即使从地底里发出也是高贵的。
然后我指着“长沙”问学生,讲词的时候,这叫什么。有学生很小声地说叫“题目”。我说这就对了,不过大家要注意的是,题目不一定就是正文的概括。长沙注定是要过二百年,五百年不朽的。大家说这是为什么?学生中有一部分说,就因为是与伟人有关。确实是这样的。我谈了我来铜陵的时候,见到石头上雕刻的李白的《铜官山绝句》竟激动得月余而不能自已而写了《山海苍茫一洒泪》的事,就因为这一切与李白是那么近呢。毛的资料,大家要搜集一些,课后去做如何。众人应声。
接着便是让学生读书,而后是齐读。这样就算是进入课堂了。
我请学生起来谈谈初读这首词的感受。没有人愿意起来,都低着头。他们此时的心理我知道。但我还是想请他们起来说说。这一说比什么都重要,哪怕这一节课只有一名学生起来说话也值得。过了一会,一名女生起来了。不容易啊。她说这首词感觉像是怀念故乡。我问她何以有这样的感受,她便说从开始三句,毛在他的故乡长沙。我说你这种说法我未曾想到,,但不能说毛没有这方面的意思,我想学术界如果能够运用新材料得出这样的结论,你今天的“论断”就很了不起了。不过,大家都还没有准备好呢,就留在那里如何?我让她坐下了,看看有没有另外的学生来说。
过了一会,有名男生起来了。他说读“鹰击长空”的时候,感到毛的心胸非常壮阔。我说很好啊。他的心胸此时应该是开阔的。后面的一名男生在随后的两三分钟的时候,也站了起来,说他很欣赏最后两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我问他缘由,他说他说不好。我便问他“击水”是什么意思。他照着注释说是“游泳”。我说,你将“游泳”一词放进词里读读看,怎么样?“到中流游泳,浪遏飞舟”,是什么意思?都摇头说不知。我说,没有关系的,现在我们铜陵早已通了大桥了,你试着站在桥上看长江,多好的机会啊。你们去过吗?有部分同学说去过。我说那好,看到了江心什么了。他们说有漩涡,并知道那里是很危险的。我说,这种体验很重要。接下来的解释就好办了。这句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有个别学生也很小声地附和着,在那危险的江流中间去游泳,飞漩的浪涛掀翻了飞驰的行船。还有呢,还有就是江心涡流产生的波澜将外围飞驰而来的航船打的倒退。我说,那“游泳”到底在这时还有什么意思呢就有了强有力的勇毅的解释了。
不过,另外的解释似乎更有意思,也更文学些。“击水”来自《庄子·逍遥游》的“水击三千里”。而且毛也有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诗句。想想看,这多气魄,多少勇壮!从江心的漩涡里拍击而起,掀起了万丈狂澜,即使是飞驰而来航船又算得了什么呢。是不是,这掀起的狂澜,地动山摇般,搅混了这世界,大家看看,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啊。当然,说“游泳”也不是不行,不过气势要弱得多。
又有一名学生说:“我很喜欢‘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又问他为什么,他说,能够见出毛很开阔的胸襟。我说何以见得?他说不是很清楚。我又问“怅”是什么意思?他照着书说“因深思……”我问他字典里会不会有这种解释呢?有小声说惆怅、怅惘,不像有书上的意思。我说不像就对了。我说我在高中读《毛泽东诗词》的时候,就困惑颇多,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注家正话不好好地说,都在干什么,尤其是臧克家、公木那些人。毛泽东诗词是文学,要按照文学来阐释。字典里肯定没有那个意思,“怅”,恨,失意的意思。就按这个意思不是很好吗?成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不一定就要自小就豪壮满怀,人总有失意、惆怅和苦闷的时候,这是人就不能免的。否则,“诗言志”,要落到哪里去。这些话能够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的,暂且放放啊。
我再问还有那些同学有见解。一名学生站起来说他很喜欢“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我问她喜欢的理由,她说,能够见出毛的壮阔的胸心。到这时候,我感到了他们手里有辅导材料,是那东西在起作作用。为什么要那样机械的理解呢,难说哪里都写满了“豪壮”不成?于是问她“万山”是什么意思,问她什么东西使万山“红遍”,又问她“染”展开讲。她回答得不很圆畅,我也一边帮助着。然后我对大家说:“大家觉得这‘染’,是什么‘染’?”于是说东说西,我说“蜡染最好”,最具有中国鲜明的风格。而且杜牧不是也说了“霜叶红于二月花”吗?接着从万山到澄江加以描述,不表。
看看差不多了,我说,我们来小结一下……
然后课堂进入了新的环节。我说,刚才那名同学说她看到前三句是写毛对故乡的怀念的,现在就来看看。我问诗词是写在什么时候,学生说在深秋,我说那何以见得呢,他们说“寒秋”不就是。我说问题没有这样简单,“寒”是感觉,是心绪的表现。再问其次值得关注的是什么,有人说是“湘江”,有人说是“独立”。我便问他们为什么要关注“湘江”呢,有人说是显示了地点。算是说了个基本,我说“北去”才重要,我们文化里有很多基因,都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像刚才我们提到的“秋”,一看到这个字就会想到──(众说)“悲伤”,是的,伤感着呢;而“流水”这个因子也是一样的,有谁知道在中国文化里它一般有什么意思?学生们茫然,我说,流水里因为一去不返,暗示时间的流逝而不回,因而特能引起志士仁人的壮业未酬的感慨,所以在进一层的意思上,见到流水便暗示了这种慨叹。那么,“独立”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字典里所说的“一条腿站立”,“单独地站立”,或是“自主地存在”?我们总不能说毛在那时是一条腿站立在那里吧。众笑。其他的解释也不通,再问,学生说不知道。于是只好解释了,我说,这“独”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孤独”“孤单”的意思,另一个“特出”的意思,来比照一下,怎么理解?有学生选前者,有人挑后者。我说其实这两者并不相排斥,大家来看看这三句怎么理解?于是有学生站起来回答,这会容易得多了。确实毛来到橘子洲的时候,心情是很沉重的,心头感到了秋的悲肃。我说,我原来在淮北的一名学生叫陈婷婷,她听了我一遍朗诵后,说似乎一下子就懂得了毛词的深意,而在后面听课的老师似乎很讶异,怎么能这样读呢?咳,我还能说什么呢?
这三句,还有最后一句,“橘子洲头”,怎么说?要将这三句联成一体,怎么说呢?我问学生。下面有小声说“很沉重地来到橘子洲头”,我说可以这样理解,但“独立”的形象是主要的,放在了开头,一个孤独而凝重、深沉的形象出现了。其次,这“橘子洲头”还是启发下句的一个中转,也就是说,诗人的水陆所见都以此为基点。屈原是“行吟泽畔”,柳宗元是“孤舟江上”,而毛是“橘子洲头”,当然陶渊明是“东皋舒啸”。这些地点很有意思,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做这方面的思考。这里就不多说了。
接着是看下面的几句。因为已经有同学说到了“万山红遍”两句,不表。再看“漫江”两句。我问“漫江”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满江”,那么“满江”又怎么讲?学生说是“秋江涨水”;那“碧透”呢,他们说形容江水的澄清,还有呢?他们似乎说不好了,我说,将“碧”与“红”联系起来看看,色彩不能说不鲜艳。诗人又看到了什么?学生继续在下面说“百舸争流”。我说这是什么意思?他们说在在水流里争相进发。“其实还要细细地看,说‘在水流里争相进发’好呢,还是‘与水流相竞争’好呢?”我问。于是有学生说两者似乎都可以。我说后者好,逆流而上,显示竞争的生命力,而视线也越来越近,与那“万山”的远景不同。再来看看下面“鹰击”两句。我说读诗词同样不能离了语境,你们想想,这“鹰击”是相对于什么来说的?有学生似乎大受启发,说与“万山”联系在一起。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所写的是“远景”。怎么就见出是远景呢?他说“长空”。我又紧问,那“长空”是什么意思?他说“是广阔的天空”。我说这样理解,也没有错,书下的注释就是这么说的,但还是不够,汉语的字词确实很有意思的,将“长”理解为“远”怎么样,是不是更好点儿?这样的话既显示了远景,又在视线上渐行渐远,延伸到极远的地方,给人的视觉以极大的扩张。那接下来“鱼翔”句怎么看?学生顺口说是接上句“漫江”。我说好啊,这样理解诗句就通了。远的渐行渐远,而近的慢慢逼近,都给诗人极大的视觉冲击。但还要知道这“翔”字怎么理解?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嘀咕说是“飞翔”,我说“鱼在水里飞翔吗?”,不通,其实“翔”原为鸟儿展翅不动于空中滑落的情形,所以这里说“游鱼在水里静而不动”,这种解释还要看看与“翔”照应的词是哪个词?学生说道是“击”。我说好,这两词的色彩可以互相映衬。那“浅底”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是“清澈的水底”,我说这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还要与前面照应一下。于是有学生说是在附近的水底。我说这样理解好多了。“浅”是“近”的意思,从中可以见出诗人的视线的变化。
好了,应该从词里拔出来了。我问学生一个心神凝重的人来到这橘子洲头,看到眼前这样一番景象,如果是你,大家想想,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有学生说,心情会好起来吧?我问怎么说,他说眼前的景色开阔,有活力,诗人应该受到感染的。我说对了,事实上正是这样,心事重重的毛来到这橘子洲头,看到眼前如许的景象,为之一震,眼睛一亮,心胸顿时开阔了,于是发出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慨来。这写景很重要,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里反映了毛的心境随着眼前的景色而有了变化,极大的变化。但还须对这写景的地方在琢磨琢磨。
我问学生,如果照以前老师的讲法,我们来看看这些两两相对的句子和词语,会怎么对你们说呢?有学生说动静结合。我说很好,继而又问为什么“动静结合”就很好呢?学生不知其然。大凡老师只讲到这里便止步了。我说,在很多地方都有这动静结合的讲法,事实上,古人用得很多,为什么要这样用呢?反映了一个最基本的生命观。动静乃是最为基本的生命律动的方式。这里所写乃是大自然的最为深沉而博大的律动,不能不强劲地震动着诗人,故而诗人必受其感染。大家来感受一下,大地的心跳会是什么样的,想象一下。再引郭沫若东京帝国大学写地球母亲诗,不表。
现在可以梳理一下。从第一个句号到第二、三个句号。诗人的情感发生了两次变化。由凝重深沉到激昂振奋的变化。读略。
下面再看看后面“怅惘寥廓”三句。前面已经说到了,这里就略一点。“怅”是恨和失意的意思,可为什么要理解成“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呢,而这恰恰是第一个句号到第三个句号的心绪变化。所以这里有详加解析的必要。
面对眼前之景,确实引发了诗人的思绪,但这里却是转向了痛苦与慨叹,就是这“怅”字所表达的意思。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不是说诗人的心绪已经变得很激昂慷慨了吗?但你要知道这种变化是所见所引起的,其必然要波及到内心深层的意绪,而这点我们知道,毛是带着凝重甚至有点伤悲的心情登上橘子洲的。下面有小声嘀咕说当时革命正如火如荼云云,诚然是不错的,但“反动势力”岂甘袖手作壁上观呢?所以这种腥风血雨式的较量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何况是1925年这年,32岁的毛泽东回到故乡韶山,8月底,为躲避军阀赵恒惕的追捕,秘密到达长沙呢?要知道眼前有景如此,而自身却是躲藏之身,如何自由,如何激燃烧着呢?“万类霜天竞自由”,正照见了自身的不自由。
他“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就眼前之景而言,有感慨,有垂羡,有深思和探求,更有痛苦。因为在他的身后,是对他的追捕,是“革命成败未知其数”,是黑暗沉沉的世界。当然,这里我想问问大家,这“沉浮”二字做何理解?有学生照书上说作“升沉”与“盛衰”解,我说就这首词来说呢,或者说就这一阕来说呢。学生还是不明白,我说在前面哪些地方可与这二字照应的?于是有学生说“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我说好,就是这样意思,天上飞的,地下游的,总之万事万物,或这个世间,究竟是由谁主宰的呢?诗人苦痛啊,很想知其究竟。这便是毛的生存意志力的表现了,而不是绝望与消沉,是抗争与追寻,难能可贵啊,但不是激昂慷慨。此外,还应该知道,毛的“问地”,与屈原的“问天”,张衡的“宪问”,苏轼的“青天问”,等等,很多很多,其实都一样的。这方面大家有兴趣可以做做检索。
由这一问,我们再转入词的下阕。先让一学生读: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我问,这一节写什么。学生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我说这一句怎么理解,他说过去的岁月不平凡。我说很好,但究竟怎么的不平凡呢,什么时候的不平凡呢?他说不说不好。我便让他坐下。然后其他同学接着说,好像是说当年同学之间的事情。我说,是这样的,长沙对毛来说可谓刻骨铭心的一个地方,他就读于湖南长沙第一师范,与有志于中国事情的一大批同学在这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呼应陈独秀的《新青年》而办《湘江评论》,并组织学生驱逐军阀活动,所谓往事的不平凡,所指的就是这些活动。当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在第一师范呢,还是在哪里?有学生说应该不在第一师范。我问为什么,他说,“携来百侣曾游”,应该是就眼前来说的。我说很好,橘子洲,当年他们曾经所畅游,也就是说,即时即地地抒发感慨。那么,那时的情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说,“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我说很好。这些句子里还有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明晰一下,“激扬”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是“激浊扬清”。我说这“激浊扬清”怎么理解,先看看何谓“激浊”?或者说“激”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激”是“激起”的意思。我问“激起”又怎么讲?众人摇头不知,我说,水流向下奔流,这时我“激”一下,会怎样,学生说水流会向上。我说对了,那么“激”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说是不是“击”的意思?我说近了,这“激”是“拦”“阻”的意思,那么“激浊”大意是……学生说,该是“阻止污浊的事物”。我说是的,那么“哪些是污浊的事物呢”?有学生说“当年万户侯”。我说很好,那么大家想想哪些人是“当年万户侯”,或者说什么是“万户侯”呢?学生说所谓“万户侯”者,是指当年的那些盘踞各地的有势力的人。我说是这样的,主要是指那些盘踞各地的军阀,他们对他们自己来说可谓风光一时,但是,由于他们的割据,中国的局面更加糟糕,甚至是血雨腥风的时代。
那么,“扬清”该怎么理解呢?或者说“清”是指什么呢?有学生说,“清”与“浊”相对。我说你说得好,那么“清”可以理解为……学生说不是污浊的东西,是美好的事物。我说是这样的,具体来说是什么呢?学生说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我说这是对的,弘扬美好的理想,积极地拯救中国,等等都是。
我说还有一个问题需要确证一下,就是这一节除了写与同学们畅游橘子洲的“指点江山”之外,还写了什么?有学生说“曾记否”云云。我说那也就是说写了两事,一事是“指点江山”,一事是“中流击水”?学生说是的。我说很好,后一事我们已经说过了,这里不表。
我问,这里为什么要回忆过去的事情?特别是回忆所谓“激燃烧的岁月”?学生笑,然后思索。有学生说是为了回答上阕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说你展开来说。她说,以与同学们的革命活动来回答他们可以主宰世界的“沉浮”。我说,可以理解,但是,要知道那一“怅问”是即景抒情,而回忆过去的激岁月也确有想回答的意思,但我想,上问与下面的叙事如果没有必然的关系该怎么办呢?因为你要知道,在写景与叙事之间,诗词并没有很紧密的联系呢。当然,我们可以理解成是“紧密联系”,而不做这样的理解难道说就不可以吗?
学生在苦苦地寻思着。我说,你们再将此从头到尾默读一下。学生读,不表。然后有学生说,前面说“独立寒秋”,其景凄凉,而这里回忆的却是“百侣曾游”,两厢对比,孤独感更强。我说,很好,你这种理解正是我要想说的。此时毛站在橘子洲头,他想,激的岁月过去了,同学们今又何在?如今自己身冒风险不说,且还是被通缉之身,孤单,何其孤单啊,我想他不禁悲从中来,心潮起伏,感慨万端呢。其岁月的艰难,人生的无定,前途的渺茫,又何其浓啊!
所以,我每每读毛的这首词的时候,每每觉得悲凉慷慨,阅读诗歌词要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并且还要就文内说话,品读诗词,其实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有一点,毛的慷慨苍凉,究竟显示了他的个性,究竟是大境界,你们,作为时代温室里的宠儿,究竟该作何想呢?下面很想听听你们的心声。课堂上自由选了十名学生上讲台慷慨陈词,激起课堂的高潮,不表。随后转入下一节,另表。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