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 黄静
一、导入
1、著名诗人邵燕祥写过这样一段话:“自然界里不能没有花。没有花的地方是荒原,是沙漠。人间不能没有诗,诗歌是人的生命的花朵。”“让我们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泽、感情的汁液,融入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
那么,我们怎样作诗的知己呢?很简单,就是读好诗歌。从小学到高中,我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读过诗,也听过别人读诗,那么大家是否能先来谈谈,怎样读诗才叫读好了呢?
2、总结:
学诗歌就应按照一读正字音、二读明节奏、三读悟感情、四读入意境、五读理层次、六读品语言逐步进行,我相信只要大家认真落实好了这六步,我们就能欣赏到每一首诗歌不尽的美,就能真正和诗歌成为知己!
3、电脑屏幕配合展示:
下面我们就用这诗歌六步自读法来学习20世纪中国造就的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所写的《沁园春·长沙》。
二、一读正字音(用时5分钟)
学生根据课本注释中的提示自由朗读全诗,遇到有拿不定把握的读音还可以求助电脑。
课文注解补充:
沁园春(qìn)稠(chóu)寥廓(liáo kuò)峥嵘(zhēng róng)怅(chàng)携(xié)
三、二读明节奏(用时5分钟)
本环节分为五个步骤,要求学生两人为一组:
1、讨论本诗的节奏处理,用竖线将每句中需停顿的地方隔开。
2、参看老师给出的节奏提示,比较异同: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3、找出诗歌的韵脚,用.标注。
4、参看老师给出的压韵提示,比较异同:
本篇守谱押用一部平韵,韵脚分别为“秋”、“头”、“流”、“由”、“浮”、“游”、“稠”、“遒”、“侯”、“舟”。按律,首句不必入韵,“秋”字盖添叶。
5、大声朗读全词。
四、三读悟感情:(用时15分钟)
1、学生点击图标,进入教师提供的互联网系统:
http://mzd.chinaspirit.net.cn即毛泽东纪念馆,内设子目录:生平简介、大事年表、著作选载、诗词作品、手迹手书、音容笑貌、评论研究、回忆怀念等。学生可根据自己学习时间的多少对相关子目录进行取舍浏览,教师重点推荐:生平简介、大事年表、音容笑貌。
2、提示学生参看课前预习说明,补充本诗写作背景:
背景介绍: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面对大好的革命形式,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了党内外斗争的焦点。当时,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惆怅的。
3、比较思考:
⑴ 古人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屈原“哀秋冬之绪风”,宋玉“悲哉秋之为气”,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秋景描写,萧瑟惨淡,情调悲凉低沉。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则生机盎然、活泼美好。为什么?
(提示:“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秋景,实乃作者博大的心胸,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的体现。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⑵ 比较:唐·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与毛泽东词中的情感有何不同?
(提示: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着力写出了枫林的火红,开朗的意境。把秋景写得极富生命力。杜牧的《山行》是优美的写景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美好景物的感情;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则暗喻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是一幅色彩瑰丽的图画,晚秋静穆的伟大中律动着勃勃的生机,扫尽千古悲秋之气。对比中,诗人在对大自然中万类生物的激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家国命运的由衷关怀。)
4、酝酿情感,投入地朗读全词。
五、四读入意境(用时10分钟)
本环节为学生提供三种方式,学生可任选一种创设出自己的理想意境,再在此基础上深情朗读诗歌:
1、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人所描绘的绚丽多彩的秋色图,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将自己内心对毛泽东笔下秋景的感悟借助“电脑荧屏”放映出来: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自由调取学生作品,并将优秀作品向全班发布;
2、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发挥合理想象,描绘诗中景物。
3、学生任意调用老师准备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大声深情地演绎诗歌,如《秋日的私语》、《水边的啊荻丽雅》等等。
六、五读理层次:(用时10分钟)
1、介绍词的发展及《沁园春》词牌:
⑴ 词:
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⑵ 词牌:
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如按词的字数多少,一般可分为小令(约50字以下)、中调(约百字以下)、长调(百字以上),如《沁园春》共114字,属长调。
⑶ 沁园春:
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字数相同,相应位置的结构相似,韵脚相同。两首词同属“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后段十二句。上阙开头三句为“起句”,中间七句叫“铺叙”,最后三句叫“煞尾”或“小结”;下阙开头两句称“过变”或“换头”,下七句是“铺叙”,最后三句是“煞尾”。
2、学生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向诗歌结构的深处探寻,让学生写出自己对诗歌独特的感悟:
⑴ 电脑屏幕显示: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常用的科学阅读方法,是读书笔记的一种。
它要求我们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形式地精要阐释和感悟课文,然后运用自己最精彩的妙语来批注。
它有利于培养我们高层次的阅读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掌握这种方法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⑵ 批注范例:
上阕:写景提出 谁主沉浮
立:寒秋橘洲 处境险恶
看:湘江秋景 自由美好(远眺山上;近观江中;仰视天空;俯瞰水底)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下阕:抒情回答 革命同仁
忆:峥嵘岁月 豪情满怀
恰:同学少年 雄姿英发(战斗行动;战斗风月;年龄气质;精神状态)
记:江心游泳 拼搏快乐
七、六读品语言:(用时8分钟)
1、教给学生一种“发现式阅读”的方法:发现式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用审美的眼光审视课文,从中提取精美的词、句、修辞等内容,然后用 “我发现 用得好(精美、贴切等),它好在(精美在,写出了)”的句式品评出这些内容的精妙之处,以达到深刻领会课文的阅读目的。
2、学生自由品评出诗歌内容的精妙之处,并对其读法发表自己的看法,输入议论区内。
(对于品评有困难的同学,教师应及时给予提示和引导,提醒他们抓住一些关键的动词或者是一些能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来点评)
八、课堂自学成果检测:(用时15分钟)
1、下面加粗字的字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百舸(gē) 飞翔(xiáng)遒劲(qiú) B、橘子(jú)廖廓(liáo)漫江(màn) C、携手(xié)遏制(è) 苍茫(mán) D、峥嵘(zēng)砥柱(dǐ)怅(chàng)
2、下面加粗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挥斥(夺放)方遒怅(失意)寥廓漫(满)江
B、浪遏(阻止)飞舟主(主宰)沉浮 鹰击(搏击)长空
C、百侣(僧侣)激扬(激浊扬清)万户侯(此指大军阀,大官僚)
D、击(击打)水峥嵘(不平凡)岁月稠(多)
3、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D、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4、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作者的愤恨、迷惘和不解。
B、表现了作者的远大胸怀和革命壮志。
C、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奥秘的寻求与探索。
D、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怀疑和挑战。
5、下面对“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意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在这寒冷的秋天,我看着湘江静静地向北边的橘子洲头流去。
B、我孤独地立于寒冷的秋天,看着湘江向北流去,经过橘子洲头。
C、在这深秋季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眼看滔滔的湘江,日夜不息地向北流去。
D、我独自伫立于深秋,看着湘江绕过橘子洲头,向北流去。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了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等。它始于宋代。
C、本词写于1925年,时值革命浪潮日益高涨,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词人面对此情此景,不由得抒发感慨,点明自己的革命壮志。
D、词中“寒秋”指深秋有寒意,也可理解为处境险恶。
7、诗词讲究炼字,如宋祁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写尽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前人评为“卓绝千古”。本词的上阕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是哪一项( )。
A、立、看、染、争 B、染、争、击、翔
C、立、透、竞、问 D、看、流、击、竞
8、“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
A、比拟 借代 B、比喻 借代
C、夸张 比喻 D、比拟 比喻
9、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中,诗人通过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的意象组合,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活泼美好的秋景图,表现了作者昂扬奋进、喜悦的心情。
B、诗人借助“同学少年”这一意象,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表现了他们为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C、词的下阕中“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粪土”用法是名词做该句主语。
D、“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同学少年”与“万户侯”,“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对照鲜明,形象突出。
九、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试卷答案,借助网络问卷调查反馈系统,可以很快得知学生对各题回答的正确率,并及时地对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予以具体讲解。(用时5分钟)
十、时间有剩余的学生可以视听课文的朗诵录音或歌曲《沁园春·长沙》(配有画面)。
十一、课后作业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