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年近半百的苏轼,站在赤壁江边远眺,心中感慨万千,一腔的政治抱负,随着“乌台诗案”而化为泡影,一世的英名才气随着贬谪黄州而“落尽骄气浮”。原先拥在身边,谈诗论词的朋友没了,只有这壮丽的河山与千古风流人物可以慰藉这个伟大而寂寞的心灵。
听,滔滔江水,在吟唱着亘古不变的雄浑壮丽的歌曲;看,万里长江,在展示着一泻千里的浩然雄伟的正气。站在江边,苏轼的心中,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已成过去,像是沙砾被江水所淘汰那样,既写景又吊古,展示出整首词兼写江山和人物而以人物为主的基本线索。“浪淘尽”三字,情感凝重而饱满,说尽了自然的永恒和沧桑多变,包含着江流无尽,人生有限的感叹,与《前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伤情调是相通的。“风流”是杰出之意,表达了作者对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的赞许之情。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中“故垒”指黄州古老的城堡,这里指古战场的遗迹。“人道是”三个字表明苏轼知道这里并不是三国古战场赤壁,但作者意在怀古抒情,并非考证历史,所以,将错就错,由此赤壁想到三国,进而想到周瑜。“周郎”是三国时期吴国人对周瑜的爱称。三国时期正是英雄人物辈出的时代,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猛张飞一声断喝长坂坡上,俊吕布方天画戟无人能敌,诸葛亮运筹帷幄世所难当。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苏轼为何独钟情于周瑜呢?这里流露出47岁的苏轼对24岁即被孙策亲自迎请,任“建威中郎将”的周瑜的羡慕,对周瑜的追述,表现的是心中的理想,而落泊失意是自身的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苏轼只能在对古人的追忆中,体验一种并不属于自已的功成名就。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陡立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一望无际的江面上涌起了千万堆奔腾彭湃的雪浪。这三句是正面描写赤壁景色,这是何等壮观的奇景呀!寥寥几句,就把读者带入一个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黄川赤壁真的是这样吗?陆游《入蜀记》说赤鼻矶“亦茅冈耳,略无草木”。范成大《吴船录》亦云:“赤壁,小赤土山也,未见所谓‘乱石穿空’之境,东坡词赋微夸焉。”可见,这几句描写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想象,表面是在写黄州赤壁的景色,实则是在描绘作者心中那万马奔腾、惊心动魄的古战场。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苏轼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赞美,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赞美生恰逢时,能一展才华的英雄豪杰们。江山依旧,而盛况难再。由景而生情,情景相生,韵味无穷。
下片一开始就紧扣上片的“豪杰”,由景及人对苏轼心中倾慕的“千古风流人物”展开描写。“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遥想”二字形象地写出了苏轼对周瑜的神往。小乔是太尉乔玄的二女儿,国色天香,嫁给周瑜是在赤壁之战前十年。这一句看似闲笔,实则更好地表现了周瑜的少年英俊。在这首豪放词中,加入“小乔初嫁了”这句柔情软语,让我们看到了苏轼内心深处多情的一面,“无情未必真豪杰”,苏轼贬官黄州时,爱妻已去世多年,在自已遭受磨难时,缺少亲人的慰藉,也是苏轼内心倍感凄楚的原因。一句“小乔初嫁了”既表现了苏轼对周瑜少年英雄,婚姻幸福美满的羡慕,更表现了苏轼对自己人生不得意的无奈。
周瑜手持羽扇,头戴纶巾,一派儒生打扮,风度闲雅,面对强故,潇洒自得,从容自若,用火攻战术,在谈笑间,就使“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曹军“灰飞烟灭”。赤壁一战,周瑜才三十四岁,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一战而定三国鼎足之势,这是何等的雄姿英发呀!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一番跨越时空的追忆之后,是重回现实的无奈与感伤。激荡人心的古战场,气度非凡的周公瑾,永远是遥不可及的梦,可悲的现实是贬官黄州,一事无成,早生华发(白发)。空有满腔抱负,徒有稀世才情,而无用武之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得苏轼只能对酒当歌。人生苦短,一切风流人物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亘古不变的唯有江月,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在永恒不变的大自然中,最终人人都是平等的。
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的代表作,是北宋词坛上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被誉为“千古绝唱”。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