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教出特点教出情味──用“点拨法”教学戏剧文学《雷雨》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 蔡澄清 曾桂荣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4 > 雷雨 > 教出特点教出情味──用“点拨法”教学戏剧文学《雷雨》

作为统一整体的戏剧艺术,一般地可以分成两个相互制约相互区别的基本部分,即戏剧文学和舞台艺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戏剧艺术也是教学内容之一。但通常我们并不以演出作为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而主要是从文学体裁这一角度来研究剧本要怎样教学。有人曾主张通过演出来教学戏剧,我们觉得这不切合实际。很难设想,演出者若不会阅读剧本,不能进入角色,而他会演出成功。以往还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剧场看几个钟头的精采戏剧表演会兴趣盎然,而坐在教室听四十五分钟教师满堂灌式的戏剧课,则昏昏欲睡。怎样使学生能兴趣盎然地学习戏剧文学呢?我们用点拨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创情境,搭桥引路

一段时间来,人们往往把戏剧文学归到记叙文里教学,其结果造成学生不知其何以为戏剧艺术。我们觉得,戏剧文学的教学要从戏剧文学的特点出发,创设情境,点燃学生学习戏剧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引火线。

一部好的戏,总是依靠人物的独特命运,使人物性格鲜明起来的;总是依靠事物发展的偶然机会,使性格与性格间的冲突激发起来。古人称戏剧为“传奇”,这“奇”字,就意味着生活中某种独特的不寻常的性格和事件。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学戏剧文学《雷雨》,就可以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将《雷雨》那独特的不寻常的性格和矛盾冲突,编成有悬念的故事,使学生很快进入戏剧情境。教学时,我们不从一般的解题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入手,而用这样的故事开场:一个中年妇女,她在历尽人间的辛酸苦辣以后,有一天偶然来到了曾经爱过她的男人身边。从屋里的陈设看,她是那么熟悉,那家具依旧,那关窗户的习惯仍然保留着。就在这样的房里,她生了两个男孩,大的现在男人身边,是个阔少爷,小的在她身边,是个穷工人。她跟这个男人终于在没有别的人在场时见面了。讲到这里,教师停止讲故事,而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想象一番,他们的会面将是个什么场面?这时同学们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他们会面时双方会感慨万千,倾诉衷肠;有的说,他们会面时双方如仇人相见,大吵大闹;还有的说,他们会面时会十分尴尬。这样导入新课,其好处有三:一是交待了《雷雨》选场的主要情节;二是卖了个关子,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三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力。不管学生的猜想合不合剧情,而他们此时已被引入了戏剧的情境中了。这时,我们就要学生打开书看剧本,验证他们的猜想。为了给学生学习搭桥引路,我们还可以列出本文的出场人物关系图:

二、攻难点,探幽发微

经过前面的情感牵引,学生已思维入路,我们就要在学生披文人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他们分析课文的思想感情,探讨作品的具体内容。在学习中,教师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的思维活动,只有在学生对疑难“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时候,才略加点拨。一般要选准难点,不是真正的难点不点拨。点拨时应注意言约意丰,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人们通常评论剧本“有戏”或“没戏”,指的是作品是否通过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曲折起伏的情节,集中表现出鲜明、独特的人物性格。教学戏剧,就得抓住这个特点。

《雷雨》的难点,不在分析潜台词,也不在找出表现人物性格的精彩语句。我们觉得《雷雨》的难点是它的情节安排,也就是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当代剧作家胡可曾说:“戏剧的语言对我们是个绝对重要的问题,这是不需多说的,但是多么考究的台词也弥补不了情节的平淡和结构的松散所带来的损失。相反地,不寻常的境遇,尖锐的人物关系,有趣的纠葛,却可以激发出有力的行动,引出动人的语言,从而有助于人物性格的深刻揭示。”《雷雨》在这方面的成就是很突出的,教学时我们提出问题,给学生以适当的点拨,让他们经过讨论明确三点。

1、两个情节能否缺一:

课文节选自《雷雨》第二幕,由两个情节组成。前半部写了鲁侍萍与周朴园的相认,着重暴露周朴园在家庭生活中的丑恶行径;后半部主要写鲁大海与周朴园的相遇,有意揭示周朴园在社会上的罪恶活动。这两个情节将周朴园的伪善、自私、残忍性格表现得相当突出。作者在一个场面内既从私生活领域又从社会斗争角度揭露周朴园的反动阶级本性,表现出了作者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2、两个情节的次序能否调换:

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其组成部分是不能随便调换的,调换了就会面目全非,失去神采。杰出的剧作家曹禺之所以先安排鲁侍萍和周朴园邂逅相逢而后安排鲁大海与周朴园正面冲突,完全是从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出发。若先安排鲁大海和周朴园正面冲突,侍萍上场时,就没有时机光顾周家的陈设,也不可能与周朴园相认,除了她上场骂几句并拖大海离开外,其他的就难以着笔了。三十年前周朴园始乱终弃的私生活和假惺惺的对侍萍的怀念的情节不交代出来,周朴园的伪善、残忍的性格就被削弱了,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也就差了。

3、情节安排如何适应舞台演出的制约。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它必须适合演出。因此要求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尽可能集中。《雷雨》情节的安排非常巧妙。周朴园在家策划破坏罢工;鲁侍萍不愿女儿帮人,前来寻找在周家做侍女的四凤;鲁大海代表工人来找董事长周朴园谈判。这样,就使得周朴园与鲁家母子在一个夏天的午后,在周公馆的客厅里相遇了,又通过鲁家母子的控诉,把周朴园三十多年来在家庭与社会上的罪恶活动彻底揭露了出来,从而抒发了作者痛恨旧的社会制度和统治者的思想感情。

三、巧传技,举一反三

话剧与小说比较,小说的人物语言所占比例很少,大量的是叙述、描写语言。话剧则不这样,它唯一的就是人物语言──对话。剧作者只能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创造人物。人物的对话既要表现人物性格,又要起推动戏剧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雷雨》的人物对话艺术成就是很高的,它真正担负起了表现人物性格和推动戏剧情节向前发展两项职能。教学时,我们要采取取类点拨的方法,品味剧本的人物语言,挖掘潜台词,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如分析“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只选取鲁大海被周萍打了后,鲁侍萍走至周萍面前和他的对话,指出这两处动作说明和人物语言在一起,把侍萍当时那十分痛楚、矛盾、愤怒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感情曲折地表现出来了。又如分析“人物的对话推动戏剧情节向前发展”,可选用若干词语和例句来点拨。(一)交待血缘关系,使戏剧情节显得曲折、复杂的,如“四凤是我的女儿”,“鲁大海?他,我的儿子”;(二)说出物件,回顾穿插过去的事的如“雨衣”“窗户”“衬衣”“萍字”“电报”;(三)点明采取的办法,如“你听着,鲁贵我现在要辞退的,四凤也要回家”。他如分析“潜台词”,则选取周朴园在听到鲁侍萍说“这个人现在还活着”后十分紧张地追问鲁侍萍的台词:“你是谁?”它的潜台词便是:你到底是什么人,必须老老实实地说出来。其余让学生分析。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