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栋
1、对比艺术的运用:
⑴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文章第二段中写到:“古人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是故圣益圣”。而今人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恥学于师”,是故“愚益愚”。作者将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的从师及其结果加以对比,一针见血的指出“从师”的风尚已丧失殆尽,问题已相当严重,暗示出他焦虑的心理状态,当然,也就有写作《师说》一文的必要了。
⑵ “爱其子”和“于其身”对比。对于子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对自己呢?“则恥师焉”。这就形成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士大夫们装点门面的虚伪本质。韩愈把传道作为师职之首,故以“道”为大,而以“授之书”、“习其句读”为小。学习句读知道拜人为师,而对于大道却茫惑不解,不愿拜师请教。他认为这种人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实在愚蠢。
⑶ “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恥相师”,这些下层善良的劳动人民,能坦然地指出别人的不足,并能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技艺更上一层楼;而那些饱食终日,养尊处优的士大夫们,如果谁“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种恶劣的风气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士大夫们,形成了“恥师”的恶性循环,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师道不复,“君子”之智反不及常人的社会现象的愤懑之情。
⑷ 年龄和才智关系交相对比。“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人有聪颖早慧者,也有大器晚成者,学习,不用管年龄的大小,只要能学到“道”,即使年老者向年轻者请教,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就是老师,有时也要躬身向弟子学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向弟子请教,教学相长,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⑸ 李蟠和众人对比。上面四组都是明对比,还有一组暗对比,那就是把李蟠和众人对比。作者对当时的“恥师”风气痛心疾首,遇到李蟠这样的年轻人仿佛看到了“从师”的希望,因而借此撰文,暗比现时之人,特别是年轻人像李蟠这样的人太少了,盛赞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也是暗示其他年轻人应向他学习,使“从师”的观念深入人心,以彻底矫正“恥师”的陋习。
2、对比艺术的层递性:
上面列举了《师说》中的五组对比论证,作者从官位之高低、地位之贵贱、学术才智之深浅、年龄之老少以及平辈之间、父子之间、师生之间等多层次、多角度论证了“恥师”的现象和“从师”的道理。这些看似角度不同而语言一致,目的集中;指称虽异而相互关联,内含层递。通过这五组对比,全面深刻地批判了“士大夫之族”的“恥学于师”的荒谬与危害,有力地论证了“学者必有师”的中心论点。文章气势充沛,鞭辟入理。
在正面理性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见解后,作者有感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的社会现实,首先从一般现象上,将“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认为“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恥学于师”,于是得出“圣益圣、愚益愚”结论。如果说本组对比还略显宽泛笼统的话,那么接下来承“今之众人”所设置的“爱其子”与“于其身”的第二组对比,就显得相当具体而有针对性。“今之众人”择师教子,而自身“则恥师焉”;即便为师的“今之众人”,也只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其子”也只是“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从而得出“小学而大遗”的结论。作者紧扣“师道之不传”,指出“今之众人”的“恥学于师”的不明智。然而“今之众人”都恥学于师吗?很显然,对于“今之众人”的“恥学于师”的批判,若仅停留在第二组对比这个层面上,仍有意犹未尽之嫌。于是引出第三组对比。不平则鸣,具有敢于破除旧习精神的韩愈,以前所未有的胆识,又将“今之众人”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鲜明地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士大夫之族”,不仅描绘了他们“群聚而笑”的“恥师”神态,而且痛斥他们“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恥师”的灵魂,入木三分,振聋发聩。
前三组对比,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集中批判了“士大夫之族”恥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从师学习的态度呢?那古之圣人又是怎样从师而学呢?以谁为师呢?这就引出了第四组对比。指出古之圣人不仅从师、虚心好学,而且“无常师”。文章引用两个历史事例加以论证。第一个事例是举被封建社会奉为至圣的孔子以能者为师,不恥下问的行动。作为大圣人的孔子,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这几个人他们的品德才能都不如孔子,但各有长处,孔子便取人之长而师之。第二个事例就是孔子多方面向别人学习博采众长的语言。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前四组对比已经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作者的“尊师重道”的见解,道理已阐述得非常清楚了。但是作者的写作目的还没有交待,于是又引出了第五组“李蟠和众人”进行暗比。赞扬李蟠能行古道,从师而学,暗示其他年轻人应向他学习。不但说明了自己的写作动机,同时继续批判士大夫之族轻视师道的思想。
统观全文,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实例,关联第二段中从师学习的“古之圣人”,进一步阐述了师道、师生关系,使圣人从师学习的内容得以深入完善;第四段记叙“能行古道”的李蟠,不同于“今之众人”的“士大夫之族”,虽是交待写作缘起,实际可以看作是第二段中“今之众人”恥学于师的内容的延伸,并与之形成对比,属于正面阐述。这样,《师说》中的对比论证就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一般到特殊,呈现出对比艺术与层递性。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