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不但运用戏剧结构的手法来组织矛盾冲突,而且集中描写富有戏剧性的细节场面。巴尔扎克非常重视对人物动作细节的描写,并通过写动作来写人物内在的思想性格。比如,高老头每吃一块面包都要放在鼻下嗅一嗅,这一不起眼的动作,却生动、鲜活地表现了高老头的内心世界,他珍惜自己挣来的每一分钱,同时更加烘托出他对女儿的父爱──“溺爱”在所不惜。
高老头的形象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转变时期的产物,他保留了市民固有的宗法感情,又以金钱去买女儿的“抚爱”,他想在女儿身上寻求精神的寄托与安慰,以便来获得女儿对父辈的尊敬与爱戴,永远听到一声“我的好爸爸”。
可怜的高老头快断气了,他还盼望着两个女儿能来见他一面。“‘一个也不来,’拉斯蒂涅嚷到……。‘一个也不来,’老人坐起来接着说。‘……她们不会来的。我早知道了。直要到临死才知道女儿是什么东西!唉,朋友,你别结婚,别生孩子!你给他们生命,他们给你死。你带他们到世界上来,他们把你从世界上赶出去。她们不会来的!’他每只眼中冒出一颗眼泪,滚在鲜红的眼皮边上,不掉下来。”(《欧也妮格朗台高老头》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20页)
这就是高老头在生命的最后时间中的绝望哭诉。这里面既有高老头个人一生的不幸与悲哀,也有作者巴尔扎克对被金钱腐蚀了的社会的谴责,更有对资产阶级时代到来的无奈。
金钱是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标记,而父爱是过了时的宗法制残留感情,这两者构成高老头的矛盾性格。高老头,是一个被金钱毁灭了的父爱的典型形象。高老头是当时法国社会由宗法制向资本主义急剧转变时代的产物,他的惨死,正是金钱毁灭人性,败坏良心,破坏家庭的明证,他的实质是封建宗法观念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战胜的悲剧。
他培养了女儿的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自己却成了利己主义和金钱关系的牺牲品。他的父爱既有以父爱为轴心的封建宗法意识,又有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思想。巴尔扎克极力夸张渲染他的父爱。然而,作为一个被遗弃的父亲,高老头的悲剧性遭遇,则是现实的、典型的。
我们看到,无论是对高老头心理的刻画,还是对他女儿行为上的描写,巴尔扎克这位文学巨匠的对细节的描写既真实生动,又准确精妙,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超凡的艺术修养不能不让我们读者叹为观止。
巴尔扎克通过对事件、人物的分类整理,通过人物的语言和性格刻画,使作品成为了一篇完整的历史巨著。无论是现实社会中的贵族还是资产阶级的形象,都是作者用来揭示社会和人生的道具。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杰出佳作。
总结:
批判现实主义佳作《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著名作品。它以开辟法国小说新天地,“给后人建立了一个直到现在还在性摆脱而摆脱不掉的现实主义传统”。(《欧也妮格朗台高老头》译本序赵健吾,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小说以夸张手法描写了的高老头的所谓父爱,做中导致了他悲惨的结局;以心理描写的手法,刻画拉斯蒂涅内心良心与野心的矛盾,成功的表现了他性格演变的过程;用恶魔式的言行,赤裸裸的强盗语言刻画了伏脱冷这个下层社会被追捕的苦役犯;用人物性格的多面性讲述了鲍赛昂夫人这个上流社会的交际皇后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及悲剧性的遭遇。
巴尔扎克成功地透过各种人物历程的现象看到了整个社会的本质,无论是现实社会中的贵族还是资产阶级的形象,都是作者用来揭示社会和人生的道具。作者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批判并且痛斥了主宰整个社会的金钱法则。
巴尔扎克通过对事件、人物的分类整理,通过人物的语言和性格刻画,使作品《高老头》成为了一篇完整的历史巨著。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杰出佳作。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