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石韫玉而山晖 水怀珠而川媚

冀文秀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3 > 红楼梦 > 石韫玉而山晖 水怀珠而川媚

内容和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成为《红》歇后语运用的特色之一,令人叹为观止。

2、口语化和性格化:

《红》里出现的一百八十三条次歇后语,用在作者叙述语中的仅五条,其余都在对话中。即使是叙述语中的歇后语,也大多是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如夏金桂急于制服薛蟠,想着“趁热灶―一气炮制熟烂”(79回),这种内心独白实可归入对话之中。固然,歇后语本身便有口语化特点,作者把口头俗语运用于相宜的对话之中,是遵循语言运用规律的体现,而可见匠心的是作者并未将歇后语平均分配到每个人的对话中去,而是根据人物的性格、教养、文化层次、生活环境等来决定用与不用和用多用少的。

钗、黛、探等人,对话众多,用到的歇后语则极少;宝玉、贾母、王夫人、贾政、李纵等人,所用略多,但也有限;元、湘、妙、惜几人,虽说过一些格言、谚语,歇后语却一条未用;迎春只说过一条,还是转述他人之语.这些人都有一定的文化教养,养尊处优,歇后语这种民间俗语在他们口中不出现或少出现便不足为怪了。元、妙、惜的特殊身份和性格决定了她们不会有丝毫的嘻笑不恭;钗、黛、探才华横溢,口才超群,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二:“人是地行仙──一日不见走三千”(87回,黛玉)、“司马牛之叹”(45回,宝钗.歇却了“无兄无弟”),既添情趣,又不失风雅;贾母、王夫人、宝玉等虽为至尊,但毕竟并非侯门深闺,特殊的地位、年令乃至性别,赋予了他们略多一些使用歇后语的权利,“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71回,贾母.略去“势力”)、“临阵磨枪──也不中用”(70回,王夫人)、”见怪不怪──其怪自败”(94回,贾政)、“小孩儿口──没遮拦”(46回,宝玉。语出《西厢记》)等,用来自然是妥贴适宜、雅而不俗的。

刘姥姥、尤二姐、鸳鸯、兴儿、柳氏等人,对话并不见多,却是妙语联珠,形声毕肖,趣味横生。这些人或是贾府的穷亲戚,或是“二等主子”,或是奴婢仆众,身处低层,处境艰难,歇后语成了他们一吐块垒的心爱且得力的言语工具,嘻笑怒骂中,信手拈来,随意点缀,或奴酸梅开胃生津,或如橄榄滋味无穷,或似弥勒再现令人忍俊不禁,或如芒刺利刃直取要害。“守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6回,刘姥姥)、“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19回,李女么女么)、“金答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30回,金011)、“一个个没机变的──说一个葫芦就是一个瓢”(75回,银蝶)、“天下老鸽―一般黑”(57回,众说)等等,自然朴实,有浓烈的乡野气息.作者让部分人物口中杂有一些粗俗的歇后语,如“拉硬屎”(6回,刘姥姥。隐去的说明语是臭倔《谐‘撅’音》)、“你亲婶子找野老儿去了──你岂不多得一个叔叔”(61回,柳氏),这丝毫无损于整部作品的品位,相反却真实地映现了人物的本色。至于凤姐,虽为“主子”,却是文盲,更兼是“有名的泼皮破落户”,一张嘴机巧善辩,因而有着生动、诙谐、讽刺等特点的歇后语就时而成为她博取众人欢心的诱饵,时而成为射向他人的利箭,时而当作表白心迹的幌子,时而特作自我辩解的依据。为逗贾母等开心,她在讲了聋子放炮仗的故事后巧妙地建议:“咱们也该‘聋子放炮仗——散了’罢?”逗得众人前仰后合(54回):她骂不敢告状的张华是“癫狗―扶不上墙的种子(68回)",骂尤氏是’锯了嘴子的葫芦”(68回);她自负地自嘲道:“人家给个棒鸽──我就认作‘针”(16回)、“我是耗子尾上长疮──多少脓血儿”(68回);她指责“那起小人眼谗肚饱──连没缝的鸡蛋还要下蛆呢”(74回).歇后语作为她得心应手的言语工具,其使用频率之高、范围之广、手法之活,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更让人了解了她伶牙利齿、巧语花言的性格侧面。自然,迎春、惜春、妙玉等人是不会也不屑、不齿于此的,从这点上说,也正是“语如其人”了。

3、时代性和衍生性:

《红》中的歇后语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例如“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所反映的奴婶结拜现象,今已绝迹,类似的歇后语就变成了我们了解这种现象、了解那个时代的活化石。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81回,王夫人)、“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46回,鸳鸯)、“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46回,鸳鸯。状元痘儿即水痘,时人认为水痘发出来是好事)、“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68回,鲍二家的)、“卖油的娘子水梳头(气一不舍得用)”……这些“活化石”提供给今人的信息是多方面的:社会观念、认识水平、经济文化、世俗风情、物质生产等等,这种化石作用使歇后语这种语言载体具备了特殊意义:瞬时的表意功能和历时的折射功能集于一身,其表现力和认识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

有趣的是,和《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名著一样,《红楼梦》也衍生了许多和它的人物、情节等相关的歇后语,“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贾宝玉的通灵玉──命根子”、“贾宝玉看《西厢记》──戏中有戏”、“林黛玉进贾府──谨小慎微”、“林黛玉的性子──多愁善感”、“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大观园里哭贾母──各有各的伤心处”、“王熙凤管家──大有大的难处”、“贾府的后代──坐享其成”……这些歇后语虽然非书中所用,不能与《红》作者笔下的混为一谈,但这些歇后语是作品和读者、鉴赏心理和文学再创造等多种因素的合成物,与原作有着“血亲关系”。它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也为《红》作者所喜爱)表述了大众对文学名著的鉴赏心理,它的广为流传扩大了文学名著的影响,同时它自身所代表的鉴赏水平又反映了一种新的时代性。《红》衍生了“血亲”歇后语,这恐怕是善用歇后语的《红》作者所始料未及的。

二、《红》歇后语的效用

1、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效果:

⑴ 使表述生动形象。歇后语“比喻──说明”的结构形式,决定了其生动形象的特点。《红》作者出色地利用和发挥了这一特点。王熙凤能言善道,薛从妈形容说:“只听凤丫头的嘴,倒象倒了核桃车子的,只听她的帐也清楚,理也公道。”(36回)“清楚”谐“倾出”之音,“公道”谐“滚道”之音,车子倾倒,核桃哗啦啦滚出,用来形容凤姐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不是形声皆备、活灵活现吗?65回写兴儿给尤二姐介绍凤姐的为人,说她“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活脱脱道出了凤姐“嘴甜心苦,两面三刀”的作派: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