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表现乐声的美妙动人,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沉吟[要说话又有些迟疑的样子]放拨插弦中,整顿[整理]衣裳起敛容[正容,显出严肃的脸色]。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佩服],妆[成妆,画好妆]成每[常]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争给,争送]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节拍]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再、又]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白的、随便]。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容貌]故[旧,衰老]。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年纪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助词,无义]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散乱的样子]。
[正象在“邀相见”之后,省掉了请弹琵琶的细节一样;在曲终之后,也略去了关于身世的询问,而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了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互相补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更加]唧唧。同是天涯沦落[沉沦流落]人,相逢[见]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溢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什么声音]?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还是]独倾[独酌]。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顿时]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写作]《琵琶行》。
[前四句写作者的感慨。头两句承上启下,表达诗人对琵琶女遭遇的深切同情。后两句写产生共鸣,点明题旨。中间十二句是诗人的自述,着重写谪居江洲后郁闷的心情。此处作者极写浔阳萧条的环境,这不仅是作者被贬心情的揭示,更反衬了琵琶女弹奏音乐给作者的震动。杜鹃啼血之鸣、猿声的哀切、山歌的“呕哑嘲哳”都是对“仙乐”反衬。]
感我此言良久[很久]立,却坐[返回座位坐下]促弦[琴弦]弦[弦声]转急[急促]。凄凄[形容琴音悲切]不似向前[刚才]声,满座重闻皆掩[掩面]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写诗人重闻琵琶声时激动悲切的强烈情感。还写了琵琶女的满腔激情,这其中包含了对诗人遭遇的同情,也有对知遇之恩的感激。最后,用设问句从侧面表现诗人感伤程度之深。全诗在哀怨之情达到顶峰时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充分回味的余地。]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