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揭开议论文写作的面纱之二──论证篇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3 > 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 > 揭开议论文写作的面纱之二──论证篇

高考作文格外注重文题的“思辨性”,因为思辨是人立身处世,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它直接决定同学们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掌握和运用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金刚钻。思辨性要求同学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辩证的说理能力,这三者之中,辩证的说理能力又是首要的。一篇文章,观点必须明确、正确,这是前提,但如果缺乏辩证的科学的分析,要获得高分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一篇文章能说明道理和能表现哲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层次。所以,考查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尤其是辩证分析的能力,一直是高考作文命题不变的主线,愈到现在,趋向愈加突出。“树木、森林、气候”,要求同学们分析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玫瑰园”中的花和刺,要求从整体上认识事物,这些题所要反映的是现象和本质的问题;“近墨者黑 /近墨者未必黑”,反映的是对立和统一的问题;“鸟的评说”要求人们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不能求全责备……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考查的则是哲学认识论的问题,它强调的是,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的认识的多样性,所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试题寓言中的“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就有很强的思辨性,人生“应弃之所应弃,取之所应取”,应“失之所当失,得之所当得”。可以说,对同学们要求辩证分析,体现哲理的思辨能力的考查,一直体现在高考作文命题之中,这是不变的主题。

⑵ 2004年江苏高考作文──“山的灵动,水的沉稳”话题:

山水·水性

江苏考生

江水灵动,故能见其蓝;岩山沉稳,故能幻其彩。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为何乐山?其缘于他内心的沉稳敦厚,善良嘉懿。智者何以乐水,其因于他思想中灵动机巧,敏慧有聪。

孔子当属仁者,东坡当属智者。

孔子事鲁,不得大用,仅授以礼乐之官,祭祀之职,故凌云之志不可达,博爱之道不可行。于是退而让之,传道授业,收三千弟子,存煌煌《论语》,恩泽后世,为万代师表。

东坡年少得志,文章诗赋极为世人所推崇,为后代誉为“大宋第一才子”,当属无愧。然而宦途艰险,遭奸佞构言陷陷,始贬黄州,又谪海南。生活的重重打击,不幸的为官生涯并未使他消沉,他那颗痴顽的童心,那股“少年狂”气,丝毫未消。《赤壁赋》《汉书注》等一系列的恢弘之作皆由此生,干天豪气、悲天悯人之性更由此成。

孔子因仁而智,东坡以智而仁。

仁与智是宇宙中、人性中飒爽清风,亦是天朗之月,静谷之履,清流之鱼,幽涧之花,暖春之莺啼,隆冬之飞雪,纯粹而高崇。两者是动与静的和谐,最出世,也最入世。人之处世,以仁为则,以智为法,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形成了所谓的博大会通。然而真能做到不偏不倚,确是一件相当困难之事。偏仁则“愚”,偏智侧“黠”。我们需要一种积极的眼光去变革,去改善。我们需要东坡的豪情,亦需要孔子的“木讷”,需要东披的“大智”,也需要孔子的“大仁”。

我们看水看山,是否也看到了东坡那潇洒无羁的身影,是否也触及了孔子那宽厚的内心?二者是这两位伟人的真正的品性,但是在他们入世后、处世中所表现出的“异样”的情怀,你又是否注意到了呢?山与水就是人性中的仁与智,是一种永恒与纯美,两者互相交融并不断衍生。

点评:

本文是从具有山水性格的“仁者”“智者”起笔的,先揭示仁者为何乐山、智者何以乐水的原因,点出沉稳敦厚、灵动聪慧是人所拥有的两种品格特征,然后以诗化的语言概述孔子、东坡的经历,点明孔子当属仁者,东坡当属智者。然而,作为社会的人,历史的人,性格的变化和恒定是统一的,仁者的敦厚和智者的聪慧是辩证转化的,作者进而重点论述这种“因仁而智、以智而仁”的辩证转化关系;先以一组博喻盛赞仁与智的纯粹而高崇,接着以诗化的语言深入探究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变通交融关系,最后令人信服地阐明了山水之中所体现的仁智是我们人生的处世之法,是一种永恒的纯美。全文哲思挟带着情韵以行,见解精辟,文采斐然,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迁移训练】

1、金刚石,被称为“硬度之王”,它的希腊文的原意就是“不可战胜”的意思,多少年来它无坚不摧。但如今,人们已造出一种氮硼化合物人造石墨,它的坚硬足以战胜那不可战胜的金刚石。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写作导引:

对于这样的命题,首先应明确原材料的中心是:不可战胜的东西被战胜了。根据这一中心立意可确定为:

⑴ 由两种不硬的物质合在一起战胜了极硬的物质,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类似事物,可以提炼的论点是:弱+弱>强。

⑵ 从氮硼化合物的发现联想到发现它的科学家,可提炼的论点为:异想天开与求实精神。

⑶ 从氮硼化合物战胜金刚石,联想到中国定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可提炼的论点是:弱+奋斗>强。

2、材料:

广袤无垠的沙漠中,一身负重囊的跋涉者,正独自一人步履艰难地行进着。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再也不能支撑,顾不得骄阳之下黄沙的滚烫,倒身躺了下去,背负的那只行囊被扔在了一边。片刻,跋涉者望了望那只沉重的行囊,苦笑了一下,爬起来,把其中的水和食物取出,带在身上,又继续前进。那只被遗弃的行囊中装满了丝绸、黄金、翡翠和象牙。

要求: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引:

这是一则可以从多角度立论的材料。

由沙漠之旅可以联想到人生之旅;从跋涉途中舍弃为其所累的黄金珠宝,可以联想到人生途中应舍弃的种种东西,诸如名利、短处、传统观念之类;从跋涉者舍弃黄金珠宝是为了获取生命,联想到舍弃人生的种种累人的“包袱”才能轻装前进,实现人生价值;跋涉者舍弃的毕竟是令世人垂涎的珍宝而他自己也并非圣人超人,故而做出舍弃的决定显示出的是智慧、大气和自知之明,由此联想到人生道路上,由于患得患失的普遍心态作祟,舍弃也绝非易事:这种由实而虚的类比,揭示出材料隐含的人生哲理在不断的舍弃中实现人生价值。

着眼于这位跋涉者在危急关头的明智抉择──舍弃黄金珠宝而获取珍贵的生命,则可以从舍弃与获取的辩证关系立论,论两者的辩证统一:舍弃是为了获取,没有舍弃便没有获取。“舍得”是一个很富有哲理性的词,有舍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跋涉者正是深明此理,才获得珍宝远远比不上宝贵生命的认识;否则,他只能葬身荒漠,一无所获。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