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星子中学 陈林森
我们发现,作者使用这些比喻时,还十分注意它们的互相配合,互相照应,将修辞手法贯彻到底。如“欢乐的黎明”与“漫漫长夜”,“物质充裕的海洋”与“穷困的孤岛”,“空头支票”与“‘资金不足’的戳子”,“流沙”与“磐石”,“爽朗的秋天”与“酷暑”,“绝望之岭”与“希望之石”,等等。这些比喻两两组合,前呼后应,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不仅在内容上升华了其中每一个比喻,而且在形式上构成了对偶或对比,语言也更加优美、整饬,达到了“文采斐然”的效果。
当然作者在文中使用的比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大量使用偏正式暗喻以外,也还有其他格式的比喻,如明喻、借喻、主谓式暗喻等。特别是“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这个主谓式暗喻,非常恰当地说明了当时(上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的处境:他们生活在自己的祖国──美国,但是处处受到歧视和排斥,没有安全感和归宿感,就像一个流浪者。作者发表这个演说以后的40年来,美国社会的某些领域确实取得了进步,但种族歧视的阴霾并未完全消散,据报道,在美国仍然存在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歧视在内的五种“隐形歧视”(《中国日报网站》2003/8/25),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今天尚未完全实现。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