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大学文学院 徐江
5、同游者有几人?(4人)。他们有记游之文传世吗?(没有)。这又说明王安石与他们有何区别?(王安石懂得对做过的事反思总结)。
我把上面大家的分析用理性的书面话语总结一下:世人游山,就易者众,知难而进者少。无限风光多在险处,平常人难得一观。所以,能为者当为之。不要把“悔”字留在记忆里。这是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留给后人的谆谆告诫。当然,这并不仅仅指游山。
以上是对同学们分析归纳的总结,也就是此文主要的题旨。接下来,我要进一步提出一个问题:千百年来。游褒禅山的人有多少啊!然而有记传世的唯王安石一人。为什么呢?一般人,游玩者多,玩味游者少。同学们请想一想这样一个生活常识:照相的底片如果不对着光翻过来看,那就是模模糊糊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我们做事情做过了,如果不以理智为“光”,像看底片一样,把已过去的事情“倒过来”看,同样也是不知道做了些什么。我们应该学一学王安石。“要回头看”,事后能三思。从自己经验过的事情里抽绎出规则和思想,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所以,王安石写《游褒禅山记》是重温经验,我们阅读《游褒禅山记》是重温前人的经验。我们应该把前人的东西“深思”之,“慎取”之。这才是阅读《游褒禅山记》的意义之所在(而不仅仅是知道或背诵“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但许多人在理性上不懂得从事物的“表现”去追问“表现性”。也就是没有把王安石写《游褒禅山记》当作“表现”去探究。不懂得重温经验的重要性。这就是第“5”问的用意之所在,也是文本解读中深层的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中讲语文是什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这句话当然是正确的,但却是空洞的。模糊的。从语文角度讲。应该更明确地说。这种统一是这样的──人文性是通过工具性的转化来实现的,文本解读不好,什么“性”都没有,或者说只有“无效性”。
这就是“‘表现性’追问法”。即解读者以文本中所描述事物的“表现”为线索,追问其“表现性”。一般记叙性文本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去理解其内涵。
二、文本假设比较法
多元思维:请同学们思考原文本可能存在的其他处理手法。并把这种处理与原文本作比较。这样使原文本的解读过程增加思维性。提高阅读思维值。比如。删掉后半部分的议论。请比较文章境界有何变化?
(徐江删改后的《游褒禅山记》此处略,详见本刊今年第6期《改造解读思维:从无效到有效》一文)大家看,以“夫人生若探山也”取代原议论,这样的处理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与原文比较有何区别?文中有几句蕴意丰富的话,它们揭示了此文的内涵,请同学们想一想是哪几句?
很显然,由于删掉了后边大段的议论,自然就凸显了文本中的游山过程,特别是文本所记这样的实况:愈进愈难其见愈奇。这本身既是王安石游山探洞的写意性描述。同时又构成了一种富有象征意味的艺术境相。如马克思论攀登科学高峰。只有那些敢于在崎岖山路勇于奋进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当然,王安石的文章并不仅仅限于治学的探索。我这样改王安石的文章,也是一种很有空灵性的艺术处理。与改文相比较。原文显然“窄、实”一些。后边的议论大大损害了“游山探洞”过程作为一种艺术象征的象征空间及品位。
从这里同学们可以体会一下。记叙性文字篇末点题的艺术。认识如何根据自己的体会作独特的处理。特别是王安石那大段的议论有无不妥的地方。
所以同学们读课文。既要以文本为本,又不能墨守文本。要用文本学,而不是学文本。尤其是要有批判意识,不要局限在文本圈定的框架里。当然,这要首先取决于教师能够以文本教,而不是教文本。
这就是“文本假设比较法”。即解读者以文本可能存在的其他合理的艺术处理手法对文本进行假设性改造,并把改编的文本与原文本作比较,分析两者的差异。
三、阅后设题写作法
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同学们要紧密围绕文本所提供的信息。锻炼自己设置写作话题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把文本中的道理活用,达到积学储宝,提高表达能力之目的。即使没有时间写。至少也要思考思考。不管学什么课文。都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我现在就给同学们做一个设题思考示范:
1、说“去悔”──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解题:去,离开的意思。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凡事能尽“吾志”、尽“吾力”而行者。毋论其果如何。皆无悔矣。
2、说“进取”──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解题: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探花山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人生不也是如此吗?愈进愈难景愈奇。只有那些在崎岖山路上不懈奋进的人,才有可能览取奇伟瑰怪之观。
3、说“慎取”──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解题:“慎”者。谨慎认真之谓也。这里的“慎取”是指要做一个有心人。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之所告诫也。其“慎”之精神,如……。此种品质。我辈后人当“慎取”之也。
4、说“深思”──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解题:行成于思。游褒禅山者众矣,为何只有王安石有记传世呢?其原因大概有二:众游者仅游而已,故未写记。再者,虽有写者大概也仅仅是状山水之景。未曾深思人们游山之状。比如前后洞洞壁题“记”之多少。加之写艺不高。所以很少有传世之作。
而王安石则不然。深思游山之经过,在重温的过程中。把经验上升为规则和思想。《游褒禅山记》即深思之功也。
照片的底片如果不对光翻过来看。就是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出来。我们应该学习王安石的行为哲学,以理智为“光”,把过去的事情像翻看底片一样。“倒过来”深思之。
再通俗一点儿说。这就是“回头看”的哲学。
应该明确指出,“去悔”、“进取”、“慎取”、“深思”这八个字才是《游褒禅山记》的精髓之所在,而不是什么传统解读所说“志、力、物”三者之辩证关系。这样,以写作的方式,把王安石文中的信息活用在自己的文本中,把读与写结合起来。
5、以“表现”与“表现性”生成关系为规则作文:《合力效应》。
在解此题之前,还是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王安石写《游褒禅山记》的思维过程。王安石认真地反思了这次不尽兴的游历事实。他以褒禅山之“表现”和人们游山之“表现”(也包括他自己)以及这些“表现”所表现出来的“表现性”为基本信息写成此记。这篇课文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可以说是一篇地地道道的“观察与写作”示范教材。人们所把握的事物“表现”之“表现性”规定了对事物的表现──它促使人们更深刻更理性地去描述事物。换句话说,没有对事物表现之“表现性”的把握。人们就不会去表现事物。至少表现得不够好。反之,解读亦是如此。这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