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绿》,想必对下面一段文字印象深刻: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出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草与绿叶,那似乎又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
作者要表现的是梅雨潭水特有的令人惊诧的“绿”,这种抽象的事物难以用直接描写来表现。作者就通过对大家所熟知的其他色彩的描写,烘托出梅雨潭的绿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绿得恰到好处,读后使人觉得汪汪一碧的梅雨潭就在眼前。这段文字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表达效果,跟作者选择表达的角度是分不开的。这里侧面描写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中侧面描写具有不可小视的作用。
那么,在文学文学作品中,侧面描写有哪几种主要形式呢?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以侧面烘托为辅
这是侧面描写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正面描摹时,或以人物映衬,或用环境烘托,或通过事物加以点染。比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全文详细地从正面描写了孔乙己第一次出场和最后一次出场的情景,但文中有关孔乙己被丁举人毒打的事是通过顾客交代的,属于侧面描写,这种侧面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文章过渡非常自然、巧妙。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在正面描写琵琶女的精彩弹奏后,用了“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外部环境上加以烘托,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的魅力。
二、不宜正面描写的,用侧面描写加以渲染
侧面描写不仅能填补正面描写难以言说的空白,还能淋漓尽致的呈现描写对象难为人知之妙点、美点。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对夏瑜的描写,主要是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论完成的。我想一方面固然是鲁迅先生很难从正面去描写夏瑜,因为鲁迅先生笔下的夏瑜形象,是以革命者秋瑾为原型的,鲁迅对当时革命者情况的了解也很有限,正面描写可能有一定难度,而且即使写成也很难在当时的环境中发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鲁迅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论,表现了群众对革命的不理解。又如鲁迅《祝福》中介绍祥林嫂改嫁后的事,正面叙述有很大难度。鲁迅巧妙地利用卫老婆子来鲁四老爷家拜年,很自然地谈到祥林嫂,引出祥林嫂改嫁后的情况,为下文祥林嫂再到鲁镇埋下伏笔。
三、侧面描写完全超出或取代了正面描写
优秀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塑造了一位美丽出众、机智善斗的农家姑娘秦罗敷的形象。“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直接铺写了罗敷的穿着打扮,正面抒写了她那光彩照人的动人形象。但实际上作者并没有去写秦罗敷的发、脸、身材等,诗中最具表现力的却是侧面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中通过长者、少年、耕者、锄者的不同动作、神态、表情,烘托出了罗敷的美丽。真可谓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收到了正面描写达不到的艺术效果。
有一篇小小说《鞋》写一位小鞋匠等一位大个子军人来取补好的鞋。但大个子军人迟迟未出场,有一天终于来了一位矮个子军人,他替大个子军人付了补鞋钱却没有拿走鞋子。原来大个子军人在一次战斗中受伤截了腿。小说中大个子军人始终未出场,他言而有信的高尚品质完全是通过小鞋匠和矮个子军人的对话来体现的。小说选用的是侧面描写的手法。侧面描写的方法丝毫没有影响主题的表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侧面描写并非永远处于从属地位,有时他完全可以取代正面描写。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了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种恰到好处的美也许只有在侧面描写时才能表现。如果用正面描写根本不可能办到。
当然,写作中最重要的是灵活,用什么描写方法,要根据所写内容的需要来选用。如果能正面描写则正面描写,如不能则像清代刘熙载《艺概·诗概》所指出的那样:“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通过侧面描写来达到表达效果。总之,侧面描写丰富了描写的手段,并且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像空间,增添了语言的魅力,真正突现了中国诗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