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史实生动地显示了领袖人物的性格在历史发展重要关头所起的作用:项羽因自矜功伐而放过他未来斗争中的主要对手;而刘邦则以委曲求全避免了一场可能导致覆灭的命运。我国历史上长达五年的刘、项之争由此开始。
文章主要塑造了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这集中表现他自矜功伐的性格特征上。项羽在入关前曾矫怀王之命杀诸侯上将军宋义而自代,接着引兵渡河击溃秦军主力,降秦将章邯,坑秦卒20余万,威震天下,各路诸侯都听命于他,承认他霸主地位。他不想在席间杀死刘邦,并非全然如范增所说“为人不忍”,他认为刘邦远非自己的对手,既已承认他的霸主地位,又亲自登门谢罪,自应网开一面,所以,他的“不忍”,归根结底,还是自矜功伐的心理所使然。司马迁曾评论:“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矜功伐”,这是他最后酿成悲剧的主要原因。
刘邦一向待人傲慢,这一回又是“先破秦入咸阳”,是有“大功”之人,但在项羽面前谦词卑礼,惟恐有所不至——在宴会上屈居下坐,他安之若素;出而未辞,又觉得于礼不合。这表现了他能屈能伸的性格。他去鸿门“谢罪”,明知是身入虎穴,前途难卜,然而又深知非此不足以平项羽之怒,故仍如约前往,回至军中,立诛杀曹无伤,又表现了他的坚决果断。
本文故事情节波澜迭起。作者善于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并写出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使本文具有文学鉴赏的价值。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