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南海实验高中 李顺富 马琚生
要想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只有字词句方面的古汉语知识是不够的。古代的文章是古代社会现实的反映,涉及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礼仪习俗、器物用具、衣食住行、姓名称谓等文化情况。如果对古代一些常见的文化常识缺乏了解,就会误解文句,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古文的思想内容,有时甚至不能发现作者的匠心之处。当然,作为中学生不可能也无法系统而细致地了解古代文化,最起码的要求是要重视课本里涉及的古文化,对课文里出现的古文化进行积累、整理和分析。下面仅对《鸿门宴》中的古文化进行粗浅的分析,探讨一下古文化在文中的作用。
一、从人物身份看矛盾的产生、激化与缓和沛公左司马曹无伤的密告,挑起了刘、项矛盾,这里左司马的身份起到了重要作用。左司马,官名,掌军政事务。正因曹无伤掌军政事务,他有机会探知刘营的核心机密;正因他掌握军政事务,所以他的话也就显得较为可信,难免会引起项羽的怒火。因此,我们可以说,左司马与导火索有着直接的联系。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尊称其为“亚父”。这非同寻常的关系,在一个纠纠武士的怒火中烧的时刻,煽风点火,焉能不助“火势”?特别是其讲话紧扣刘邦野心和迷信方面,说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非谋士者安能出此言语?这谋士、这亚父的一席鼓动之语激化了双方矛盾,也为鸿门宴上他多方计杀刘邦埋下了伏笔。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决以示之者三”,暗示杀刘,使得渐趋缓和的形势又趋紧张起来。在项羽“默然不应”之后,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邀项庄以舞剑为名,行杀刘之实,并晓以不杀后果,可谓计谋老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出戏的上演,使本来紧张的形势更趋严峻,叫人紧张得屏住呼吸,非谋士安能出此毒辣之计?而当两计未成,刘邦脱逃,张良献礼之时,愤而把玉斗砸得粉碎,并借机指桑骂槐,非亚父谁人敢如此霸道?项伯,官至左尹,是项王叔父。左尹,楚国官名,地位仅次令尹。叔父,血缘关系,地位特殊。这双重身份,也使他有机会得知绝密军事情报,夜访张良,出卖情报,使得紧张的形势开始有了转机。在被刘邦收买之后,这特殊的身份,使得他敢大胆妄为,公开在项王面前替敌说情;他敢在项庄舞剑时,“常以身翼蔽沛公”,因而“庄不得击”,使杀刘错过了大好时机。在沛公生死攸关之际,骖乘樊哙闯入营帐。骖乘,也叫车右,其任务是站在车右担任警卫。这说明车右负有保卫的任务,正因如此,所以在鸿门宴中当听说刘邦有生命之忧时,他敢发豪言壮语:“臣请入,与之同命。”据说,古时车右都是勇武有力之人,正因如此,樊哙在闯帐时,“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闯帐后,“真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刚直勇猛无所畏惧的车右使得项王也气怯三分,又是呼“壮士”,又是赐食物,使严峻的情势又趋缓和。而当刘邦脱身独骑之时,车右樊哙更是紧随其后,保护到家。至此,车右毕竟是车右,化紧张为缓和,其作用委实不可低估。至此,我们已经看出左司马、左尹、亚父、骖乘这些人物,在矛盾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二、从饮食习惯、坐次看人物性格先说饮食习惯。古人一日两餐,第一顿饭叫“朝食”。古人把太阳行至东南方那个时候称“隅中”,“朝食”在“隅中”之前。当听说刘邦要占有关中时,项羽大怒:“旦日飨士卒,为吾击破沛公军!”“旦日”是一大早,本不是吃饭时间,却要提前开饭,早早进军,这说明什么呢?项羽急不可耐,自负轻敌。古人席地而坐。肉在镬中煮熟后,用匕将肉取出,放到一块砧板上,这块板叫俎。把俎移到席上,用刀割着吃。刀、俎不可缺一,所以用来比喻宰割者。《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樊哙后进营帐,身份又低,自然与席无缘。但他覆盾为俎,以剑代刀,吃得有气魄而又合“礼”。这两处描写,活脱出一个豪爽果决但又粗中有细的形象。再说坐次。古人以东向为最尊,其次是南向,再次是北向,最后是西向。“鸿门宴”在军帐中举行,排坐次如同室内。按照礼仪,刘邦是客人,本应坐最尊位──东向坐。但项羽自己东向坐了(项伯是项羽叔父,辈份高,故与之同坐首席),次席也安排自己谋士范增坐了,而把客人摆在第三等位置,连范增也不如。至于刘邦的谋士张良,更只有“西向侍”陪坐的资格。这种颠倒了的坐次说明什么呢?它表明了项羽的目中无人、妄自尊大、刚愎自用的性格。以上有关饮食习惯、坐次的细节,三言两语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从称谓对方,看说话人的心理动态在古代,一般士大夫除姓名外,还有字、号、斋名、谥号等等,还由于不同的关系和场合,也有不同的称谓。通过某些称谓,我们就可以窥探说话人的心理状态。这点在《鸿门宴》里表现得相当充分。先看刘邦对张良的称谓。文中刘邦对张良称呼了五次,三次在宴会前,两次在宴会后。宴前,项羽即将大军压境,自己的功业将毁于一旦,惊恐万状,无计可施,三次称张良为“君”。“君”是对对方尊敬的称呼,且常常用于平辈之间。而刘邦是主,张良是仆。很显然,这里的称呼是极尽屈身拉拢之能事,降低身价,进一步密切双方关系,以求得张良献计为目的。宴后,经历了鸿门宴上的惊心动魄,心有余悸,但还未脱离虎口,想借故逃脱。若不留下张良搪塞,恐难如愿以偿。而留下张良,张良可能要冒杀头危险的,不好好相求,谁愿留在这是非之地?故而刘邦改换以前称谓,两呼张良为“公”。“公”也是尊敬称呼,且往往用于尊长者。很明显,再降身价,语气近乎哀求,是为了活命要紧。在此生命攸关之际,只要保全性命,哪顾得面子?再看刘邦对项羽的称谓。本来两人同为反秦大将,地位本无大的差异。再者,怀王曾与诸将约定:“先入关者王之。”今刘邦先入关,即便“王关中”也无可厚非。可如今,项羽兵四十万,而己十万,即使想“王关中”,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旦打起仗来,自己的家底哪值一拼?于是,忍气吞声方为上策。在文中,称项羽,一连几次“将军”;称自己,口口声声“臣下”,甜言蜜语,一副小人嘴脸。对张良,用尊称,是为了问计,是为了活命;对项羽,用尊称,贬自己,是抓住项羽沽名钓誉心理,摧垮其思想防线。不同的人,不同的称谓,可谓八面玲珑,圆滑之极。其实,文中还有许多称谓,值得一一玩味,细细揣摩,都能体现人物各自心态。中华民族古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散见于大量文化典籍之中。只要我们在阅读古文的时候,稍加留心,认真品味,就会如饮醇酒。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