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第二单元说明

聂鸿飞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1 > 第二单元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第二单元说明

本单元所选是写景记游的散文。《兰亭集序》是东晋时期的作品,《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是唐代的,其余两篇是宋代的作品。教师教学这一单元,应该先从我国散文发展史的高度审视这几篇文章,以便对整个单元选文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有一个完整的把握。

我国古代散文的产生是从简单的记事开始的,逐渐发展而有叙事记人的史传散文,而有议论政事、阐释哲理的诸子散文。写景记游之作比较后出,正如绘画中人像、佛像中出现的山石、树木背景一样。写景散文初起时难免体制短小,描写简单,像“逝者如斯”“松柏后凋”的联想与比喻,应该说只是写景状物的一种胚胎因素,主旨在于表达作者自己的志向与操守。到了东晋时期,世事乱离,偏安江南的士大夫们开始仰慕老庄思想,追求清玄之风,逃避现实,寄情山水。与诗歌创作演变的步调相一致,描写山川景物、记叙观赏游历的散文也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申诉了他们的共同意志。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竟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辩。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山岭蜿蜒,清流映带。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仰可以观宇宙之无穷;俯可以察万类之繁盛。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你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的。到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进而产生了哲理的思辩。他认为“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明确地驳斥了老、庄“齐寿夭,一生死”的言论,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寿夭、生死既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他在文中就难免流露出一种感伤情绪。但到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向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

综观全篇,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之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散文发展到唐宋时期,由于文人的生活范围更宽,文化修养更高,审美能力更强,所以自觉的山水游记便大量涌现。唐宋古文八大家描写山水、记叙游历的作品极为丰富,是散文史上的一个亮点,影响所及直至明清而不衰。

唐代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用书信的形式描述了辋川别业周围宁静、闲适的自然景色,是一篇散文化的山水田园诗。王维的辋川别业地处陕西蓝田南八里的峣山之口,辋谷水出峣山口北流入灞水。辋川别业傍山临水,风景非常优美。裴迪曾是辋川别业的常客,是王维寄情山水的同道。他们经常一起“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品尝山林隐逸生活的乐趣。这一年的腊月末,裴迪在自己家中温习经书,准备去应科举考试。王维居住在辋川别业颇有孤独之感,便写了这一封信给裴迪,约请他第二年春天来这里与他同游。这封信中既叙朋友情谊,又写自然景物;既描绘了秋夜田园的空寂、萧瑟,又驰骋想象,展现了辋川的春日美景。其写景部分流利酣畅、挥洒自如,而且特别富有生活情趣,表现了作者期望闲居山水之中、追求田园生活的心理。王维的这篇书信可以说是:书中有画,书亦如诗。作者的思想、性格、审美趣味尽在其中。

唐代写景作品中这种借景传情、借景寄意的写法到宋代得到了广泛的继承和发扬,宋代写景散文中很少有为写景而写景的文章,大多以情和理取胜。苏轼的《赤壁赋》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是触景生情、借景说理的典范之作。

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此为《前赤壁赋》),借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感悟。文章先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当时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文章后半部分由欢乐转入悲凉,写了主客之间对人生无常的不同看法,通过主客的问答,使文中的思想情感迭入低谷。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接着又以主的口吻宽解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倾向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着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对人生有大视野和大境界。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申说。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从此而更开阔,文章又一次再涌感情波澜──转悲为喜,开怀畅饮,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文情因景生,但在感情的波澜起伏、人生无常的理性思辨面前,景色描写已经显得不很重要了。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也是一篇以说理为重的游记,王安石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文记游,并抒发自己的感想。文章前两段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赏的过程。先略述了华山前洞与后洞的概况,突出它们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然后详写游后洞的经历。后洞多自然美妙之境,而这种景色都在险远之处,即“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作者本应继续寻幽访胜,进一步领略奇景,但是走到半途,却因听了怠倦者的话,怕火把烧尽,而退出洞来。作者事后悔恨万分,一个“悔”字既概括了作者的心情,也引出了下文的议论。中间两段是借游赏经历抒发一番有关治学的议论,从自己未能深入后洞之事联想到“物”“力”“志”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在这三个条件中,“志”是最根本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即使未达到目的,也可以于己无悔,不为人讥。作者又从山名读音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触目伤怀,产生无限感慨,“何可胜道也哉”!作者从这种个别问题提升到对普遍现象的认识,因而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深思而慎取”的道理,如此立论,正是倡导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求实精神。这部分是全文的重心,也是作者思想意念之所在。最后一段,补叙同游者的情况,从而收束全文。这篇文章以议论为主,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简明,议论深刻,不枝不蔓,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地揭示文章主旨,说明了学人治学应具有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和“深思慎取”辨伪存真的严谨态度。这便是本文所焕发出的思想光辉。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