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关注营养平衡(二)

一、学习目标分析

(一)本节课程标准与模块的学习要求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补充说明

1.认识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常见有机物。

1.能初步分辩出一些常见食品中的主要营养素,认识糖类这类常见的有机物。

可从初中知识入手讨论食品中常见有机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2.了解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某些生化反应。

2.了解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某些生化反应。

可结合淀粉、葡萄糖的消化和吸收进行介绍。

(二)本节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反应,了解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2)了解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某些生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淀粉的水解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通过银镜反应等的验证性实验,进一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

(3)通过淀粉水解实验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自然科学不是无中生有,是实事求是。人类的活动能量来自何方?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起了什么变化,各成分起什么作用?这些常识性的知识,是每个学生必须了解并合理搭配,学以致用,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内容为“生命的基础能源”,与生活、生命密切相关的问题,大多内容为了解,属于常识性知识,同学们通过自学就能解决,但有关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反应等内容不仅是理解其作用,正确合理膳食的前提,也是进一步学习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的基础。综合上述原因,本节的重点应设置如下:

教学重点:

1、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

2、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反应。

3、了解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纤维素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初中已有了一定的有机知识,在必修2中也学习了糖类,但对于糖类及其与其它有机物

之间的反应及衍生关系很少涉及,也没有深入地学习结构,尤其没有学习醛类物质,对醛类的接触是第一次;对醇类的认识也是只有乙醇,没有其它醇的概念,多羟基醛以前没有见过;所以,对葡萄糖结构的认识是有一定困难的。基于以上原因,本节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教学难点: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节简单介绍了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糖类。内容涉及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结构和主要性质,并初步介绍了这几类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有机物在人体内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和相关的生理过程,以及糖类物质怎样为人类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以加深学生对化学与生活密切关系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教材的编写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力求使课程内容能够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意在让学生通过本课程模块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化学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教材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栏目,如“学与问”、“科学探究”、“科学视野”、“实践活动”、“资料卡片”和“思考与交流”等,还插入了很多精美有趣的图片,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资源。教材设计的活动努力体现主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参与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切实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内容结构:

学时建议:2学时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

尽可能把实验设计为边讲边实验,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同时使学生获得成功感。

如:银镜反应,糖尿病的检验,淀粉的水解等,均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为边讲边实验。

(二)利用网络手段,延伸课堂

本章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好多生活中的常识与做法与课本知识有关,但由于课时有限,不可能一一介绍,老师可借助学校校园网、自己的博客,或提供相应的网站,让同学们利用课后时间或节假日,充分了解相关内容,丰富学科知识。具体参考课外知识建议:

1.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

2.糖的分类

3.葡萄糖的分子结构

4.葡萄糖在人体中的转化

5.葡萄糖的工业制法

6.为什么人不能消化纤维素

7.纤维素的水解实验

(三)可引用大量的生活中的事例

本章的特点就是与生活紧密结合,所以在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使同学们认识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习化学能够改变生活,使课堂鲜活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本节内容的特点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多,突出糖类物质在人体中的作用和简单变化,常识性知识较多,知识要求不高,学生活动较多,知识拓展多,体现“做中学”的指导思想。本节共有“实验”1个,“资料卡片”2个,“科学探究”1个,“实践活动”1个。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在教学中应注意:

1、用史料创设情景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可采用以下的史料引入:美国著名科学家波林从遗传来看他不会在长寿者之列。他的父亲34岁就故去了,母亲也才活了45岁。早在1940年,他就被诊断患了一种严重的肾病。这在当时就等于是死刑判决书,波林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此后的12年里,他严格注意饮食,最后终于战胜了病魔。他实际上等于同死神周旋了半个多世纪!于1994年在加利福尼亚自己的农场去世,享年93岁。就是这样的一段史料,是我们看到日常饮食平衡的重要。

“一个人健康的必要条件是其所需分子以所需数量在所需时间存在于身体所需的部位。”——莱纳斯·波林的这句话成了新科学的箴言。

让学生从史实中体会到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全面摄取多样营养,保持膳食平衡对于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充分利用教材的栏目,使课堂得到有效的延伸。

例如:实验活动用瓜果蔬菜等做淀粉遇碘变蓝实验;利用糖尿病试纸做糖尿病检测的实验等。

3、挖掘实验的教育功能,使学生体验化学实验的严谨性

例如:通过实验配置银氨溶液中滴加氨水的量与实验的成败,以及安全性的关系;做淀粉的水解实验时,让同学们体会控制变量,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的影响等实验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体会实验、科学的严谨性,同时,教育学生在实验时并不是试剂加得越多越好,有时会适得其反。

4、结合日常生活事例,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

本章内容多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密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生产、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逐步树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用学科知识对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和解释。如:人体发胖与膳食的关系,淀粉嘴嚼为什么会有甜味,人体不能消化纤维素,但为什么适当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利于健康等。使同学们更深刻体会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化学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5、采用对比、联系、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师单元复习时,与同学们一块总结、概括、列表比较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的有关知识(比较内容可包括化学式、分类、性质、存在、生理作用、工业上的应用等),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学习方法。

六、课堂评价建议

(一)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度,如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反应等,可以通过纸笔测验的方式来检查。例如,为考察对淀粉和纤维素的认识程度,可选择下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淀粉 B.葡萄糖 C.纤维素 D.乙酸

(二)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度,可以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和评价过程中来检验,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课堂表现评价表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的维度

较好

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活动过程的评价

学生的参与意识

分析问题的思路

表达交流技能

对活动结果的评价

对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反应的认识是否到位

对淀粉的水解实验、银镜反应的验证性实验操作和原理的认识是否到位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