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冤屈的成语 关于冤屈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冤屈的成语29条
成语标题 | 成语解释 |
抱屈衔冤 | 抱屈:受委屈;衔冤:含冤。形容人遭受冤屈。 |
出处: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这三个功臣,抱屈衔冤,诉于天帝。” | |
不白之冤 | 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二回:“咺之逃,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伸不白之冤耳!” | |
沉冤莫白 | 沉冤: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莫白:无法辩白,不能弄清。长期得不到申雪的冤屈。 |
出处:唐·于逖《灵应传》:“潜遁幽岩,沉冤莫雪。” | |
沉冤莫雪 | 沉冤: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莫雪:无法昭雪。长期得不到昭雪的冤屈。 |
出处:唐·于逖《灵应传》:“潜遁幽岩,沉冤莫雪。” | |
出头之日 | 出头:摆脱困境等。指从困厄、冤屈、压抑的处境中摆脱出来的日子。 |
出处:元·无名氏《庞娟夜走马陵道》第三折:“如今佯推风疾举发,白日里与儿童作戏,到晚间共羊犬同眠。不知几时才得个出头之日。” | |
负屈含冤 | 负:遭受;含:衔在嘴里,比喻忍受。遭受委曲,忍受冤枉。 |
出处: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他只待强拆开我长搀搀的连理枝,生摆断我颤巍巍的并头莲。其实负屈衔冤。” | |
负屈衔冤 | 衔:用嘴含,这里指心里怀着。身上背着委屈,心里怀着冤枉。指蒙受冤屈,得不到昭雪。 |
出处:元·无名氏《后庭花》第四折:“今日个勘成了因奸致命一凶贼,还了报了这负屈衔冤两怨鬼。” | |
覆盆之冤 | 翻过来放的盆子,阳光照不到里面。形容无处申诉的冤枉。 |
出处:《抱朴子·辨问》:“周孔自偶不信仙道。日月有所不照,圣人有所不知,岂可以圣人所不为,便云天下无仙,是责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 | |
感天动地 | 使苍天和大地为之感动。形容诚意感人至深。亦比喻使无情天地受感动。形容冤屈极大。 |
出处:《列子·黄帝篇》:“夫至信之人,可以感物也。动天地,感鬼神,横六合,而无逆者,岂但履危险,入水火而已哉?” | |
含冤负屈 | 遭受委曲,忍受冤枉。 |
出处: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他只待强拆开我长搀搀的连理枝,生摆断我颤巍巍的并头莲。其实负屈衔冤。” | |
含冤莫白 | 含:包藏;莫:无处,无法;白:弄明白。指有冤屈无处申诉、无法昭雪。 |
含冤受屈 | 遭受委曲,忍受冤枉。同“含冤负屈”。 |
出处:艾芜《关于三十年文艺的一些感想》四:“文艺工作者含冤受屈,管文艺的同志也无可奈何,只有随声应和,得以幸存。” | |
喊冤叫屈 | 为遭受冤屈而喊叫。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三回:“那宝蟾只管喊冤叫屈,那里理会他。” | |
呼天号地 | 哭叫天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亦作“呼天叫地”。 |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嘉定宝玺》:“我祖我父,一心王宝……不死于虏,则死于盗贼;若子若孙,呼天号地,此恨难磨。” | |
呼天叫地 | 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同“呼天号地”。 |
出处:清·唐训方《里语徵实》卷下引《暗室灯》:“[韩魏公曰]百姓多愚,或为枉断,抱憾终身,早夜呼天叫地,我岂安乎?” | |
怀冤抱屈 | 心中有冤屈。 |
出处:南朝·梁·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所欲既多,理无悉当,怀冤抱屈,非止百千。” | |
活天冤枉 | 形容冤枉之极。 |
理冤摘伏 | 伸雪冤屈,揭发奸慝。 |
鸣冤叫屈 | 指申诉冤屈。 |
出处:巴金《(探索集)后记》:“我写《家》,也只是为了向腐朽的封建制度提出控诉,替横遭摧残的年轻生命鸣冤叫屈。” | |
申冤吐气 | 洗雪冤屈,发泄怨恨。 |
伸冤理枉 | 指洗雪冤枉。 |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一:“大略多守着现成的案,能有几个伸冤理枉的?” | |
衔冤负屈 | 衔:含在嘴里,负:遭受;比喻心怀冤枉,身受委屈。 |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我做了个衔冤负屈没头鬼,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贼!” | |
薏苡蒙谤 | 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同“薏苡之谤”。 |
出处:《明史·项忠传》:“昔马援薏苡蒙谤,邓艾槛车被征。” | |
薏苡明珠 | 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薏米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 | |
薏苡之谤 | 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
出处:《旧唐书·王珪杜正伦等传论》:“正伦以能文被举,以直道见委,参典机密,出入两宫,斯谓得时。然被承乾金带之讥,孰与夫薏苡之谤,士大夫慎之。” | |
薏苡之谗 | 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同“薏苡之谤”。 |
出处:清·李渔《玉搔头·拾愁》:“忠能格主,不蒙薏苡之谗;功每先人,曾在麒麟之强。” | |
饮恨而终 | 饮恨:心里怀着怨恨和冤屈。内心满怀着怨恨或冤屈死去。 |
出处:唐·蒋防《霍小玉传》:“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如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 | |
冤沉海底 | 形容所受的冤屈很难得到昭雪。 |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我指望忍辱偷生,还图个报仇雪耻,不道这贼原放我不过。我死也罢了,但是冤沉海底,安能瞑目!” | |
冤天屈地 | 形容非常冤枉委屈。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daquan/135427408817717.html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描写冤屈的成语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