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正直的成语 关于正直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正直的成语73条
成语标题 | 成语解释 |
秉公任直 | 持心公正,处事正直。 |
出处:明·张居正《答郑范溪》:“公但自信此心,秉公任直,纷纷之言,不足为意。” | |
不吐不茹 | 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 |
出处:《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 |
朝阳鸣凤 | 比喻品德出众、正直敢谏之人。 |
出处:语出《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 |
黜邪崇正 | 斥退奸邪,崇尚正直。 |
出处:太平天国·林一环《贬妖穴为罪恶隶论》:“庶几黜邪崇正,以为遐迩亲疏之永鉴云尔。” | |
聪明正直 | 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
出处:《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 |
大直若诎 | 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同“大直若屈”。 |
出处:《韩诗外传》卷九:“大直若诎,大辩若讷。” | |
大直若屈 | 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亦作“大直若诎”。 |
出处:《后汉书荀淑传论》:“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 |
谠论侃侃 | 谠论:公正、正直的言论。对上敢于直言,谈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
出处:宋·苏舜钦《祭滕子京文》:“往往谏列,谠论侃侃;屡触权要,卒就贬窜。” | |
谠言嘉论 | 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 |
出处:《元史·张孔孙传》:“孔孙素以文学名,且善琴,工画山水竹石,而骑射尤精,及其立朝,谠言嘉论,有可观者,士论服之。” |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出处:唐·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元稹)由校书郎拜左拾遗,不数月,谠言直声动于朝廷。” | |
盗怨主人 | 比喻奸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同“盗憎主人”。 |
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 | |
盗憎主人 | 主人:物主。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
出处:《左传·成公十五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 |
董狐直笔 |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 |
端人正士 | 指端庄正直的人。 |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80卷:“他好放肆,见端人正士以礼自持,却恐他来检点。” | |
恶直丑正 | 使奸邪者改恶从善。亦指嫉害正直的人。 |
出处:汉·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迁徐州刺吏,百司震肃,饕餮风靡,恶直丑正。” | |
方正不阿 | 方正:品行正直;阿:阿谀,诌媚。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
出处:《明史·王徽传》:“有方正不阿者,即以为不肖,而朝夕谗谤之,日加浸润,来免改疑。” | |
刚正不阿 | 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
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 | |
刚直不阿 | 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
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 | |
公平正直 | 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
出处:元·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也只要全大人体面,方才得公平正直万人传。” | |
公正不阿 | 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九卷:“相之本主元祐政事者,然其言公正不阿如此,可谓贤矣。” | |
公正廉明 | 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七回:“二则象大帅这样公正廉明,做属员的人,只要自己谨慎小心……还愁将来不得差缺吗?” | |
沽名卖直 | 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 |
出处:《明史·钱唐韩宜可等传赞》:“伯巨、敬心以缝掖诸生言天下至计,虽违于信而后谏之义,然原厥本心,由于忠爱,以视末季沽名卖直之流,有不可同日而语者也。” | |
沽誉买直 | 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同“沽名卖直”。 |
出处:《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若方其争论新法之际,便行窜黜,谓之立异好胜,谓之沽誉买直,谓之非上所建立,谓之不能体国,谓之不遵禀处分,言章交攻,命令切责,亦不能成其美矣。” | |
洁清自矢 | 指保持自身清廉正直。 |
襟怀坦白 | 襟怀:胸怀;坦白:正直无私。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
出处:宋·黄榦《黄勉斋文集·七·祭李贯之》:“贯之性质粹美,襟怀坦夷,凝静有常。” | |
举枉措直 |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
出处:《论语·为政》:“举枉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 |
举直措枉 |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
出处:《论语·为政》:“举枉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侃侃谔谔 |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谔谔:说话正直。说话正直,理直气壮。 |
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史记·商君传》:“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 |
芒寒色正 | 指星光清冷色纯正。也借以称颂人的品行高洁正直。 |
出处:唐·刘禹锡《柳河东集序》:“粲焉如繁星丽天,而芒寒色正。”宋·张孝祥《代季父上陈枢密书》:“此数公者,声称德望,炳然较著,真与芒寒色正者比。” | |
鸣凤朝阳 | 正直敢言的贤士。比喻贤臣遇明君。 |
出处:《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李善感直言不讳,竞称鸣凤朝阳。” | |
挠直为曲 | 将直的拗成弯的。比喻变刚强正直为阿世取容。 |
出处: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二》:“挠直为曲,斫方为圆;秽素丝之洁,推亮直之心。” | |
逆耳利行 | 犹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谓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耳,但有益于行为。 |
千仞无枝 | 比喻人品正直。 |
出处:《水经注·汶水》:“松枞高千仞而无枝,非忧王室之无柱也。” | |
清风峻节 | 清廉正直的风尚,高尚峻伟的气节。 |
出处:唐·韩愈《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中充天章阁待制王公行状》:“公雍容侍从之列,以清风峻节,为一时所畏。” | |
清廉正直 | 清白廉洁,为人正直不阿。 |
出处:《韩非子·奸劫弑臣》:“我不以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以求生,凶不几矣。” | |
守正不阿 | 正:公正;阿:偏袒。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
出处:《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 |
守正不挠 | 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
出处:《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 |
守正不桡 | 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同“守正不挠”。 |
淑人君子 | 淑:温和善良。君子:古代指地位高,品格高尚的人。指贤惠善良,正直公正、品格高尚的人。 |
素丝羔羊 | 指正直廉洁的官吏。 |
出处:《诗·周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陀,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 |
鶗鴂雕卉 | 比喻谗言伤害正直的人。鶗鴂,鸟名,杜鹃。 |
出处:《后汉书·张衡传》:“恃己知而华予兮,鶗鴂鸣而不芳。”李贤注:“鶗鴂,鸟名,喻谗人也。” | |
退食从容 | 指官吏品行节俭正直,仪容从容自得,可为楷模。 |
出处: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郑玄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于公,谓正直顺于事也。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节俭而顺心志定,故可自得也。”朱熹集传:“南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其衣服有常,而从容自 | |
外方内员 | 指外表正直,内心圆滑。 |
外方内圆 | 外方:外表有棱角,刚直;内圆:内心无棱角,圆滑。指人的外表正直,而内心圆滑。 |
出处:《后汉书·致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员(圆),朋党奸,罔上害人。” | |
危言高论 | 正直而不同凡响的言论。 |
危言核论 | 正直而翔实的言论。 |
危言覈论 | 正直而翔实的言论。 |
危言逆耳 | 正直的规劝听起来不顺耳。 |
危言危行 | 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
出处:《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 |
贤良方正 | 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
出处:《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 |
小枉大直 | 在小的方面不妨有些枉曲,在大的方面必须保持正直。 |
血性男儿 | 指刚强正直,勇敢热情的男子汉。 |
出处:明·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你小姐乃是闺阁中的须眉男子,我铁挺生也是个血性男儿。” | |
言方行圆 | 指言论正直而行为圆滑。 |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交际》:“凡今之人,言方行圆,口正心邪。” | |
一介之士 | 一个微末的士人。指忠心正直的人。 |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士。” | |
以直报怨 | 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 |
出处:《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
义胆忠肝 | 指为人正直忠贞。 |
出处:《水浒传》第七二回:“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 |
铮铮有声 | 铮铮:金属相击声。比喻为人正直,名声很好。 |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十二出:“他也是敝世兄,在复社中铮铮有声,岂肯为此?” | |
正色危言 | 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同“正色直言”。 |
出处:《宋史·杜衍等传论》:“迪、曾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 | |
正色直言 | 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 |
出处:《晋书·王恭传》:“恭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惮而忿之。” | |
正视绳行 | 谓言行正直。 |
出处:清·龚自珍《送广西巡抚梁公序》三:“公有矩德,以蕝其外,正视绳行,无间其里,必能正其人心矣。” | |
正直无私 | 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
出处:《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 |
正直无邪 | 公正而无私心。 |
出处:汉顺帝《会葬宋汉策》:“太中大夫宋汉清修雪白,正直无邪。” | |
直谅多闻 | 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
出处:《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 | |
直木必伐 | 直木:笔直的树木;伐:砍。成材的树必被砍伐。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 |
出处:《逸周书·周祝》:“甘泉必竭,直木必伐。”《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 |
直内方外 | 形容内心正直、做事方正。 |
出处:《易·坤》:“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 |
直言极谏 | 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
出处:汉·晁错《举贤良对策》:“救主之失,补主之过,扬主之美,明主之功,使主内无邪辟之行,外无骞污之名。事君若此,可谓直言极谏之士矣。” | |
直言切谏 | 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同“直言极谏”。 |
出处: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朔虽诙笑,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上常用之。” | |
直言正谏 | 指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 |
直言正论 | 正直公道的言论。 |
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王荆公始用事,公以直言正论折之,不能胜。” | |
直言正色 | 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
出处:《三国志·魏志·国渊传》:“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 |
忠言逆耳 | 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 |
纵曲枉直 | 指纵容有错误的人却冤枉正直的人。形容不主持正义。 |
出处:《抱朴子·内篇·微旨》:“纵曲枉直,废公为私,刑加无辜。”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daquan/135427406117662.html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描写正直的成语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