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和睦的成语 关于和睦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和睦的成语48条
成语标题 | 成语解释 |
安定团结 | 指形势、秩序、生活安稳,民众气氛和睦 |
出处:邓小平《军队要整顿》:“我们要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安定团结的指示,整顿军队。” | |
伯埙仲篪 |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
出处:《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 |
彩衣娱亲 | 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 |
参商之虞 | 参、商:星宿名。参在西、商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虞:忧虑。比喻人分离不得见面的忧虑。也比喻有不和睦的可能。 |
寸步不离 | 寸步:形容距离很近。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离开。现在泛指两人感情好,总在一起。 |
出处: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吴黄龙中,吴郡海盐有陆东,妻朱氏,亦有容止,夫妻相重,寸步不离,时人号为比肩人。” | |
凤协鸾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夫妻反目 | 反目:翻眼相看,不和睦。指夫妻不和、吵架。 |
出处:《周易·小畜》:“舆说辐,夫妻反目。” | |
父慈子孝 |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
出处:《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 |
父严子孝 | 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
出处:唐·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发乎颜色。” | |
和而不同 | 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
出处:《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
和睦相处 | 彼此和好地相处。 |
和气致祥 | 致:招致。和睦融洽,可致吉祥。 |
出处:《汉书·刘向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 |
鸡骨支床 | 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 | |
积不相能 | 积:积久而成的;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栾桓子娶于范宣子,生怀子,范鞅以其亡也,怨栾氏,故与栾盈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后汉书·吴汉传》:“子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谈,不为之备,终受制矣。” | |
讲信修睦 | 修:建立;睦:和睦。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
出处:《礼记·礼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
老莱娱亲 | 表示孝顺父母。 |
出处:西汉·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 |
母慈子孝 | 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
男唱女随 | 指女方必须附和男方。形容夫妻和睦。 |
出处:《孔丛子·嘉言》:“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 | |
逆臣贼子 | 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
出处:《晋书·王导传》:“逆臣贼子,何世无之?岂意今者近出臣族!” 唐·陈子昂《请措刑科》:逆臣贼子,顿伏严诛。” | |
逆子贼臣 |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
出处:《敦煌变文·降魔变文》:“唯有逆臣贼子,欲谋王之国政,怀邪抱佞,不谨风谣。” | |
如埙如箎 | 埙:古时用土制成的乐器;箎:古时用竹管制成的乐器。象埙、箎的乐音一般和谐。比喻兄弟和睦。 |
出处:《诗·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箎。” | |
入孝出弟 | 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同“入孝出悌”。 |
出处: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 |
入孝出悌 | 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亦作‘入孝出弟’。 |
出处: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 |
扇席温枕 |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
扇枕温衾 |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 |
扇枕温席 |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
出处:汉·刘珍《东观汉记·黄香传》:“冬无被裤而亲极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 |
笙磬同音 | 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
出处:《诗经·小雅·鼓钟》:“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 |
松萝共倚 | 女萝多附生于松树,故因以比喻夫妻相处和睦融洽。 |
素不相能 | 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栾桓子娶于范宣子,生怀子,范鞅以其亡也,怨栾氏,故与栾盈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后汉书·吴汉传》:“子与刘公积不相能,而信其虚谈,不为之备,终受制矣。” | |
天下一家 | 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指全国统一。 |
出处:《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 |
王祥卧冰 | 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
乌鸟私情 | 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 |
熙熙融融 | 亲爱和睦的样子。 |
出处:梁启超《劫灰梦·独啸》:“今值大难已平,回銮已达,满目熙熙融融,又是一番新气象了。” | |
鸮鸟生翼 | 旧传鸮鸟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负义。 |
孝悌力田 | 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
出处:《汉书·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 |
孝悌忠信 | 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 |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凡遇人,只劝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 |
孝子慈孙 | 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
出处:《孟子·离娄上》:“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 |
孝子顺孙 | 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
出处:《汉书·武帝纪》:“今天下孝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 |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 |
出处:元·刘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孝子贤孙。” | |
刑于之化 | 指以礼法对待。后用以指夫妇和睦。 |
出处:《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郑玄笺:“文王以礼法接待其妻。” | |
埙篪相和 | 旧时比喻兄弟和睦。 |
出处:《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 |
衣冠枭獍 | 相传枭是吃母的恶鸟,獍是吃父的恶兽。旧时比喻不孝的人。 |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苏楷为衣冠枭獍。” | |
宜家宜室 | 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
出处:《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
宜室宜家 | 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
出处:《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
移孝为忠 |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
出处:语出《孝经·广扬名》:“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 |
移孝作忠 |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
出处:谢觉哉《不惑集·爱父母》:“不错,封建社会曾把养父母这件事涂上一些神秘色彩。它是利用人类热爱父母——‘孝亲’的自然伦理,要人民‘移孝作忠’。” | |
忠孝两全 | 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
子孝父慈 | 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
出处:《左传·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六:“须是就君仁臣敬、子孝父慈与国人信上推究精微,各有不尽之理。”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daquan/135427376917175.html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描写和睦的成语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