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开始的成语 关于开始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开始的成语66条
成语标题 | 成语解释 |
下马威 | 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 |
出处:《汉书·叙传》:“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 | |
报本反始 | 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 |
出处:《礼记·效特牲》:“唯社丘乘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 | |
草创未就 | 草创:开始创办或创立;就:完成。刚开始做,尚未完成。 |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 |
出师不利 |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
出处:王朔《顽主》续篇二:“‘出师不利出师不利。’马青探头探脑往前后胡同口张望,见确实没有作家追杀而来,这才放下心,对于观说,‘谁想到今儿作家全出街了。’ ” | |
初露锋芒 | 比喻刚开始显示出力量或才能。 |
初试锋芒 | 比喻刚开始显示出力量或才能。 |
出处:魏巍《前进吧,祖国》:“他正支着腮微笑着,听参谋报告无座力炮初试锋芒的战果。” | |
雏鹰展翅 | 雏:幼鸟。幼鹰展开翅膀飞翔。比喻青年人开始独立生活、工作。 |
大辂椎轮 | 大辂:古代大车;椎轮:无辐原始车轮。华美的大车是从无辐车轮的原始车开始的。比喻事物的进化,是从简到繁,从粗到精。 |
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 | |
大梦初醒 | 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
出处:《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 |
大梦方醒 | 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从长期的错误、蒙蔽或迷茫中开始醒悟过来。同“大梦初醒”。 |
出处: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俄侵外蒙、英侵西藏》:“跪读之下,伏查现在时势既至如此,而活佛指示详明,譬如大梦方醒,群疑尽释,欣感无已。” | |
睹始知终 | 指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
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德序外传记》:“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 |
毫厘千里 |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 |
河鱼腹疾 | 河鱼:腹疾的隐称,因鱼腐烂是从腹中开始而得名。指腹泻。 |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 |
河鱼之疾 | 河鱼:腹疾的隐称,因鱼腐烂是从腹中开始而得名。指腹泻。 |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 |
鸿飞霜降 | 鸿雁为候鸟,每年深秋归飞,其时开始霜降,因用以指时序的变化和年岁的更换。 |
鸿蒙初辟 | 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浑沌的元气。开天辟地。指刚刚开始出现人类世界。 |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太上君开天经》:“太初始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涬溟鸿蒙。” | |
虎头蛇尾 | 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
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 |
见始知终 | 指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
谨本详始 | 指事情一开始就要谨慎严格。 |
旧念复萌 | 萌:开始,发生。旧时的念头或想法又重新发生。多指重犯旧时的缺点或错误。 |
出处:明·汪廷讷《狮吼记·摄对》:“此妇今虽放回,恐其旧念复萌,为害不小。” | |
开天辟地 | 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
出处: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 |
开宗明义 | 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思。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 |
出处:《孝经·开宗明义》:“开宗明义章第一。”宋·邢昺题解:“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之义理,故曰开宗明义章也。” | |
马到成功 | 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
出处: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那老尉迟这一去,马到成功。” | |
马到功成 | 形容事情顺利,一开始就取得胜利。 |
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只愿你马到功成,奏凯而还。” | |
蒙以养正 | 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
出处:《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 |
牛刀小试 | 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
出处: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 | |
旗开得胜 | 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
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 |
如日方升 | 如:象;方:刚。象太阳刚刚升起来。比喻光明的前程刚刚开始。 |
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 |
慎终承始 | 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同“慎终如始”。 |
慎终如始 | 慎:谨慎;如:象。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
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 |
慎终于始 | 指结束时想要慎重,在开始时就要小心谨慎。 |
时来运来 | 本来处境不利,遇到机会,命运开始好转。同“时来运转”。 |
出处:清·姬文《市声》第十七回:“阿大利时来运来,首先挑着粪担,到租界出粪。” | |
时来运旋 | 本来处境不利,遇到机会,命运开始好转。同“时来运转”。 |
出处:明·王玉峰《焚香记·相决》:“问何年是你的运来时旋?” | |
始终如一 | 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
出处:《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 |
始作俑者 |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 |
通首至尾 | 从开始到结尾。犹言原原本本。 |
下车伊始 | 伊:文言助词;始:开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
出处:《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 |
先发制人 | 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
出处:《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 |
先自隗始 | 隗:指战国燕人郭隗;始:开始。以先任用我郭隗为开端。表示自我推荐。 |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 |
星火燎原 | 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无限。 |
出处:《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 |
星星之火 | 一点点小火星。比喻开始时策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
出处:《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 |
一元复始 |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
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 |
有始无终 | 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做到底。 |
出处:《晋书·刘聪载记》:“小人有始无终,不能如贯高之流也。” | |
有头无尾 | 有开头没有收尾。指没有把事情做完。 |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曰:‘有头无尾时如何?’师曰:‘吐得黄金堪作什么?’”《朱子语类》:“若是有头无尾底人,便是忠也不久。” | |
有头有尾 | 有开头,有结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二回:“却才说不了,他便是真大丈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我如今只等病好时,便去投奔他。” | |
与民更始 | 更始:重新开始。原指封建帝王即位改元或采取某些重大措施。后比喻改革旧状。 |
出处:《庄子·盗跖》:“与天下更始,罢兵休卒。”《汉书·武帝纪》:“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旧以鉴新,其赦天下与民更始。” | |
月满则亏 | 月圆则缺。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点则开始衰退。 |
出处:《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 | |
云程发轫 | 云程:青云万里的路程;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业的开端。旧时祝人前程远大的颂辞。 |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 |
运开时泰 | 指时运吉利太平。 |
出处:明·梁辰鱼《浣纱记·宴臣》:“台殿风微,山河气转,欣逢运开时泰。” | |
运旺时盛 | 时运旺盛。指运道很好。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罢,你们断不依我的话,如今只等他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才罢。” | |
正法眼藏 | 佛教语。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亦借 |
出处:《景德传灯录·摩诃迦叶》:“佛告诸大弟子,迦叶来时,可令宣扬正法眼藏。”宋·朱熹《答陈同甫书》:“盖修身事君,初非二事,不可作两般看,此是千圣相传正法眼藏。” | |
终始如一 | 终:结束;始:开始。自始自终一个样子。自始至终,一直不变。 |
出处:《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 | |
自始至终 | 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先皇帝与汴军校战,自始至终,马数才万。今有铁马三万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 | |
自始自终 | 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先皇帝与汴军校战,自始至终,马数才万。今有铁马三万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 | |
盘古开天地 | 指人类开始有了历史。 |
出处:徐凯云《天地变》:“那里,据说是盘古开天地创世以后的葬身之处,那里是精灵族想象中的圣地,是他们灵魂的归宿之处。” | |
一问三不知 | 原意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现在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 |
出处:《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
出处:南朝梁·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 |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 |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 差:相差;毫厘:很小的计量单位;谬:同“缪”。开始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 |
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 |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 |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魏书·乐志》:“但气有盈虚,黍有巨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
出处:《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
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daquan/135427370017060.html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描写开始的成语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