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外表的成语 关于外表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外表的成语54条
成语标题 | 成语解释 |
笑面虎 | 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凶狠的人。 |
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三:“李子俊那老婆可是个两面三刀,是个笑面虎,比她男人厉害。” | |
黯然无神 | 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无精打采 |
出处:何为《第二次考试》:“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那顽皮的嘴角也流露出一种无法诉说的焦急。” |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朱子全书·论语》:“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 |
鸱张鱼烂 | 比喻外表嚣张,内则溃烂而自行覆灭。 |
出处:《旧唐书·僖宗纪》:“初则狐假鸱张,自谓骁雄莫敌;旋则鸟焚鱼烂,无非破败而终。” | |
大勇若怯 | 怯:怯儒。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
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 |
大直若诎 | 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同“大直若屈”。 |
出处:《韩诗外传》卷九:“大直若诎,大辩若讷。” | |
大直若屈 | 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亦作“大直若诎”。 |
出处:《后汉书荀淑传论》:“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 |
呆里撒奸 | 形容外表痴呆,内心奸诈。 |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六回:“你休呆里撒奸,我手里使不的你巧语花言。” | |
凤毛鸡胆 | 凤的羽毛,鸡的胆子。比喻外表英武而实际怯弱。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 |
改头换面 | 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
出处:唐·寒山《诗三百三首》第二一四首:“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 | |
盖头换面 | 犹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
出处:明·唐顺之《答王南江提学书》:“仆窃诵吾兄前后见惠两书,知吾兄痛惩既往之悔,直欲洗刷肠胃,不肯若世之盖头换面做好人者。” | |
刚中柔外 | 刚:刚硬,坚强;中:里,内心;柔:软弱,柔和。表面柔顺,内里刚强。指人外柔而内刚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内藏杀机的策略。 |
出处:《三十六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 |
古貌古心 | 形容外表和内心具有古人的风度。 |
出处:唐·韩愈《孟生》诗:“孟生江海上,古貌又古心。” | |
冠冕堂皇 | 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四回:“他自己也就把那回身就抱的旖旎风情藏起来,换一幅冠冕堂皇的面目了。” | |
互为表里 | 甲为乙的外表,乙为甲的内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 |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董允传》:“陈祗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为表里。” | |
华而不实 | 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
出处:《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东海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枣,华而不实,何也。”《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 |
假痴不癫 | 痴:傻,呆;癲:疯癫,癫狂。假装呆傻,实际并不疯癫。形容外表看似愚钝,而心里却十分清醒。 |
出处:《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癲,则不但露机,且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癲者败。” | |
貌合神离 | 貌:外表;神:内心。表面上关系很密切,实际上是两条心。 |
出处:《素书·遵义》:“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 |
美如冠玉 | 冠:帽子。原比喻只是外表好看。后形容男子长相漂亮。 |
出处:《史记·陈丞相世家》:“平虽美大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 |
内柔外刚 | 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亦作“外刚内柔”。 |
出处:《易经·否卦》:“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 | |
牝牡骊黄 | 骊:黑色。原意是观察事物要注重本质,不在乎外表怎样,后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
出处:《列子·说符》 | |
囚首垢面 |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
出处:《汉书·王莽传上》:“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 |
色厉胆薄 | 色:神色。厉:严厉、凶猛。薄:脆弱。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
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 |
外方内员 | 指外表正直,内心圆滑。 |
外方内圆 | 外方:外表有棱角,刚直;内圆:内心无棱角,圆滑。指人的外表正直,而内心圆滑。 |
出处:《后汉书·致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员(圆),朋党奸,罔上害人。” | |
外刚内柔 | 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同“内柔外刚”。 |
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兵戈既起,将帅擅权,武吏功臣,过求姑息。边蕃远郡,得以骄矜,外刚内柔,上陵下替,此为屈辱又非多乎?” | |
外宽内忌 | 指外表上看似宽宏,内心却多忌刻。 |
外宽内明 | 指外表宽宏而内心明察。 |
外强中干 | 干:枯竭。形容外表强壮,内里空虚。 |
出处:《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 | |
外强中瘠 | 外表上好象很强大,实际上很虚弱。 |
外柔内刚 | 柔:柔弱;内:内心。外表柔和而内心刚正。 |
出处:《晋书·甘卓传》:“卓外柔内刚,为政简惠。” | |
文圆质方 | 指外表随和而内心方正。 |
笑里藏刀 |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 |
出处:《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要权,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 | |
秀外慧中 | 秀:秀丽;慧:联盟。外表秀丽,内心聪明。 |
出处: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慧中。” | |
绣花枕头 | 比喻徒有外表而无学识才能的人。 |
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六回:“顶冠束带,居然官宦人家,谁敢说他是个绣花枕头,外面绣得五色灿烂,里面却包着一包稻草。” | |
虚有其表 | 虚:空;表:表面,外貌。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 |
出处: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成,上掷其草于地,曰:‘虚有其表耳。’” |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出处: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 |
仪表堂堂 | 仪表: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形容人的容貌端正。 |
出处:郭沫若《蔡文姬》第二幕:“曹丞相魁梧奇伟,仪表堂堂。” | |
鱼质龙文 | 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
禹行舜趋 | 原指仅模仿圣贤之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后亦用以形容举止循规蹈距。 |
出处:《荀子·非十二子》:“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杨倞注:“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 | |
质非文是 | 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
出处:汉·扬雄《法言·吾子》:“其文是也,其质非也……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 |
装点门面 | 装点:装饰;门面:指外观。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漂亮。 |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止则有这两件儿衣服,装点着门面。” | |
装潢门面 | 装潢:原指裱糊字画,现也指装饰物品使之美观;门面:指外观。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漂亮。 |
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止则有这两件儿衣服,装点着门面。” | |
人不可貌相 | 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 |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若爱丰姿者,如何捉得妖贼也?” | |
银样蜡枪头 | 样子像银子实际是焊锡做的枪头。比喻外表很好看,实际上不中用。 |
出处:吴晗《神仙会和百家争鸣》:“反对那种强不知以为知,专业知识贫乏而自封专家、权威的银样蜡枪头。” | |
银样镴枪头 | 样子象银子实际是焊锡做的枪头。比喻外表很好看,实际上不中用。 |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你原来‘苗而不秀’,呸,一个银样镴枪头。” | |
表壮不如里壮 | 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四回:“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什么?” | |
表壮不如理壮 | 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
出处:《水浒》第二十四回:“常言道:‘表壮不如理壮’,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什么?” | |
秤砣虽小压千斤 | 秤砣看来一小块却能压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实际很起作用。 |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三十一回:“俗语云:尿泡虽大无斤两,秤砣虽小压千斤。” | |
咬人狗儿不露齿 | 比喻真正厉害的人在外表是不显露出来的。 |
出处: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那厮正是咬人狗儿不露齿。” | |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 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
出处:陈若曦《求田问舍》:“佛是金妆,人是衣妆,房子要招徕顾客,据说非要一番粉饰不可。” | |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 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常言道:佛是金装,人是衣装。” | |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 金玉:比喻华美;败絮:烂棉花。外面象金象玉,里面却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 |
出处: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daquan/135427273114978.html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描写外表的成语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