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行动的成语 关于行动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行动的成语267条
成语标题 | 成语解释 |
恶作剧 | 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 |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 | |
一窝蜂 | 一个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飞出来了。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那些小妖,就是一窝蜂,齐齐拥上。三藏见了,虽则是一心忙似箭,两脚走如飞,终是心惊胆颤,腿软脚麻,况且是山路崎岖,林深日暮,步儿那里移得动?” | |
碍上碍下 | 碍:妨碍。妨碍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 |
按兵不动 | 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
出处:《荀子·王制》:“偃然按兵不动。”《吕氏春秋·恃君览》:“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 |
按甲寝兵 | 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
出处: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傅干》:“愚以为且按甲寝兵,息养军士,定土分封,论功行赏。” | |
按甲休兵 | 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
出处:《汉书·韩信传》:“当今之计,不如按甲休兵,百里之内,牛洒日至,以飨士大夫,北首燕路,然而发一乘之使,奉咫尺之书以使燕,燕必不敢不听。” | |
暗弱无断 | 愚昧软弱,没有决断。 |
出处:《资治通鉴·卷九十一·晋元帝太兴三年》:“(司马保)好读书而暗弱无断,故及于难”。 | |
把薪助火 | 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 | |
百举百全 | 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
出处:《三国志·魏志·郭嘉传》:“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 |
抱成一团 | 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形容关系极为亲密。 |
出处:程树榛《大学时代》:“刘向明和另外两人,抱成一团,异想天开地搞什么科学研究,在同学中造成很坏的影响。” | |
北辕适楚 | 北辕:车子向北行驶;适:到。楚在南方,赶着车往南走。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汉·荀悦《申鉴·杂言下》:“先民有言:适楚而北辕者,曰:‘吾马良,用多,御善。’此三者益侈,其去楚亦远矣。” | |
笨鸟先飞 | 行动笨拙的鸟要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
出处: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 |
逼上梁山 |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 |
别有用心 | 用心:居心,打算。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王太尊也是说他办事可靠,那里知道他是别有用心的呢。” | |
兵贵神速 | 神速:特别迅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
出处:《孙子·九地》:“兵之情主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嘉言曰:‘兵贵神速。’” | |
不紧不慢 | 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九回:“相形之下,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紧走也不好,慢走也不好,不紧不慢也不好;不知怎样才好!” | |
不留余地 | 不留一点空余的地方。多形容言语、行动没有留下可回旋的余地。 |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此狐眼光如镜,然词锋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 |
不露形色 | 不让思想活动从行动和表情上流露出来。 |
出处:刘德桂《宣统皇帝》第一章二:“阿玛一向城府深藏,不露形色,怎么犯了这么大的错误。” | |
不谋而合 | 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
出处:晋·干宝《搜神记》卷二:“二人之言,不谋而合。” | |
不谋而同 | 谋:商量;同:相同。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
出处:《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 |
不虚此行 | 虚:空、白。没有空跑这一趟。表示某种行动还是有所收获的。 |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原来你这回到上海,干了这么一回事,也不虚此一行。” | |
不知进退 | 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 |
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十一:“慕容绍宗挫败侯景,一时将帅皆莫及,而围攻颖川,不知进退,赴水而死。” | |
步步为营 | 步:古时以五尺为一步,“步步”表示距离短。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 |
步调一致 | 步调:行进的步伐。比喻行动和谐一致。 |
步履维艰 | 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
出处:《宋史·章宗经三》:“年高艰于步履者,并听策杖,仍令舍人护卫扶之。”明·邵景瞻《觅灯因话·桂迁梦感录》:“念见刘,颈荷欠徽,手交木叶,颜色枯槁,步履艰难。” | |
藏踪蹑迹 | 蹑:轻步行走的样子。隐秘行踪,悄悄行动。 |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四回:“且说张横将引三二百人,从芦苇中间,藏踪蹑迹,直到寨边,拨开鹿角,径奔中军。” | |
唱对台戏 | 过去,两个戏班子为了抢生意,有时候会硐一时间演同样的戏,称为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反对或搞垮对方。 |
迟疑不定 | 犹言迟疑不决。 |
出处:《易·蒙》“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唐·孔颖达疏:“师若迟疑不定,或再或三,是亵渎,渎则不告。” | |
迟疑不决 | 形容拿不定主意。 |
出处:《宋史·侯益传》:“尔往至彼,如益来,即置勿问,苟迟疑不决,即以便宜从事。” | |
迟疑顾望 | 犹言迟疑观望。 |
出处:唐·刘餗《惰唐嘉话》卷中:“[李勣]今若即发者,我死后可亲任之,如迟疑顾望,便当杀之。” | |
迟疑观望 | 指犹豫等待,不作决定。 |
出处:清·李渔《比目鱼·肥遁》:“相公,俞旨既下,就该速速抽身,为什么还要迟疑观望?” | |
迟疑未决 | 形容拿不定主意。 |
出处:《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传》:“昭度迟疑未决,建遣军士擒昭度亲吏于军门,脔而食之。” | |
踌躇不决 | 踌躇:犹豫,迟疑。形容犹犹疑疑地拿不定主意。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四人争论未定,绍踌躇不决。” | |
踌躇不前 | 踌躇:迟疑不决的样子。犹豫不决,不敢前进。 |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哀裴回以踌躇。” | |
出敌不意 | 指行动出于敌方意料。 |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不如让我去,出敌不意,拦腰插一拳,也许能够把敌阵冲乱。” | |
出敌意外 | 指行动出于敌方意料之外。 |
出处:毛泽东《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此种计划出敌意外,在你们最后完成部署以前,敌人是很难觉察出来的。” | |
出其不备 | 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这倒不是道家法术,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谓‘守如处女,出如脱兔’,‘出其不备’的妙策。” | |
出其不意 | 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料到。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 |
出处:《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
出其不虞 | 犹言出其不意。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
出处:《周书·段永传》:“若星驰电发,出其不虞,精骑五百,自足平殄。” | |
此呼彼应 | 此:这里。彼:那里。这里呼唤,那里响应。形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行动。 |
大刀阔斧 | 原指使用阔大的刀斧砍杀敌人。后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八回:“当下催军劫寨,大刀阔斧,杀将进去。” | |
大人虎变 |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
出处:《周易·革》:“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 |
大贤虎变 |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
出处:《周易·革》:“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 |
呆头呆脑 | 呆:呆板,不灵活。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 |
出处: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呸!可不干赚了我奔走红尘九千里。” | |
待时而动 | 时:时机。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
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 |
单枪独马 | 比喻孤身一人或单独行动。 |
出处:清·蘧园《负曝闲谈》第二回:“他横竖是单枪独马,一无牵挂,当下由杭赴苏,寻找了那位帮带。” | |
单枪匹马 | 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行动没人帮助。 |
出处:五代·楚·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 |
弹空说嘴 | 犹言唱高调说空话。 |
出处:《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莫要弹空说嘴。假如不幸我庄周死后,你这般如花似玉的年纪,难道捱得过三年五载?” | |
当机立断 | 当机:抓住时机。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 |
出处: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 |
蹈厉奋发 | 蹈:踩,引伸为做,实行;厉:猛烈,迅疾;奋:振作;发:激励。精神振奋,行动迅猛。 |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五九回:“吾父老子弟,尤当蹈厉奋发,为民前躯。” | |
东驰西击 | 指指挥不统一,几路军队各自行动。 |
出处:清·魏源《圣武记》卷九:“各专责成,互相援应,毋东驰西击,各不相顾。” | |
动不失时 | 时:时宜,时机。行动不失时机。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 |
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机。” | |
动静有常 | 常:常规,法则。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指行动合乎规范。 |
出处:《周易·系辞上》:“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 |
动如脱兔 | 比喻行动敏捷。 |
出处:《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 |
斗而铸兵 | 临到打仗才去铸造兵器。比喻行动不及时。同“斗而铸锥”。 |
出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呼?”一本作“斗而铸兵”。 | |
斗而铸锥 | 临到打仗才去铸造兵器。比喻行动不及时。 |
出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呼?” | |
独往独来 | 指行动自由,没有阻碍。又指作文用字独具一格,后指单独往来。 |
出处:《庄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 |
多此一举 | 举:行动。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 |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四回:“寅兄盛情,多此一举。” | |
恶湿居下 | 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 |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住。” | |
鳄鱼眼泪 | 鳄鱼:一种生性凶残,捕食人、畜的爬行动物。传说鳄鱼在吞食人畜时,边吃边流眼泪。比喻恶人的假慈悲。 |
二话不说 | 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九八:“‘日本鬼子完蛋了,投降了,’方六低声回答。丁约翰象在教堂里说‘阿门’那样,把眼睛闭了一闭。二话不说,回头就跑。” | |
二话没说 |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 |
出处: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正说中间,门外雷石柱慌慌张张进来,一把拉住老武,二话没说,往外就走。” | |
放浪形骸 | 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
匪夷所思 |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出处:《周易·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 |
奋发蹈厉 | 奋:振作;发:激励;蹈:踩,引伸为做,实行;厉:猛烈,迅疾。精神振奋,行动迅猛。 |
出处:邹韬奋《抗战以来·自动奋发的千万青年》:“且有整千整百的女青年奋发蹈厉地走出家庭,奔赴前线,不让男同胞专美。” | |
风樯阵马 | 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
出处:唐·杜牧《李贺诗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 | |
风行雷厉 | 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
出处: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官差紧者,为黄巾钩党严厉莫停者,怕鼠窜掉头者,东溪望忙行边。” | |
逢机立断 | 犹言当机立断。 |
出处:唐·元载《故相国杜鸿渐神道碑》:“观公之辨政,消烦解结,逢机立断。” | |
高才疾足 | 形容人才能出众,行动快。同“高才捷足”。 |
出处:宋·陈杰《金石客》诗:“高才疾足长叹息,御卿无权挽无力。” | |
高才捷足 | 才:才能;捷:迅速,快捷。形容人才能出众,行动快。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7回:“有力量者十二首都做也可;不能的作一首也可。高才捷足者为尊。” | |
攻守同盟 | 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防卫。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 |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八回:“可惜后来伊藤博文到津,何太真受了北洋之命,与彼立了攻守同盟的条约,我恐朝鲜将来有事,中、日两国,必然难免争端吧。” | |
孤舟独桨 | 比喻单独行动,没人帮助。 |
出处:京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怎能够光凭这一家仇恨,个人勇敢、孤舟独桨、匹马单枪?” | |
瞽言妄举 | 指随便乱说,轻率行动。 |
出处:《晋书·挚虞传》:“臣生长筚门,不逮异物,虽有贤才,所未接识,不敢瞽言妄举,无以畴答圣问。” | |
观机而动 | 时:时机。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
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 |
观机而作 | 等待时机然后行动。同“观机而动”。 |
出处:《隋书·贺娄子幹传》:“今臣在此,观机而作,不得准诏行事。” | |
观望不前 | 不前:不敢上前。事情尚难确定时,怀着犹豫不定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不前进。 |
出处:《史记·信陵君列传》:“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 |
鬼鬼祟祟 | 祟:古人想象中的鬼怪或鬼怪出而祸人。指行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 | |
果行育德 | 以果断的行动培养高尚的道德。 |
出处:《易·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 |
横行霸道 |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不讲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 |
横行不法 | 横行:行动蛮横。肆无忌惮,专做违法的事。 |
出处:《周礼·秋官·野庐氏》:“禁野之横行径逾者。” | |
横行无忌 | 横行:指行动蛮横;无忌:无所顾忌。指倚仗暴力,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横行无忌,朝廷无人敢言。” | |
猴头猴脑 | 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 |
花遮柳掩 | 比喻行动或说话躲躲闪闪,不实在。亦作“花遮柳隐”。 |
画地而趋 | 趋:疾走。只在规定的范围内行动。比喻不知变通。 |
出处:《庄子·人世间》:“殆乎!殆乎!画地而趋。” | |
缓不济急 | 缓:慢;济:救助。缓慢的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正愁缓不济急,恰好有现任杭州织造的富周三爷,是门生的大舅子,他有托门生带京一万银子。” | |
悔不当初 | 悔:后悔;当初:开头,起初。后悔不在当初采取另一种行动。 |
出处:唐·薛昭纬《谢银工》诗:“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当初学冶银。” | |
及锋而试 | 及:乘;锋:锋利,比喻士气高昂;试:试用。趁锋利的时候用它。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 |
出处:《汉书·高帝纪上》:“吏卒皆山东之人,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 |
汲汲忙忙 | 行动急迫或事情繁忙。 |
急起直追 | 立即行动起来,努力追赶上去。 |
出处:宋·孙觌《鸿庆居士文集》:“故今日之乱,且置无丰,元祐勿论,宜度时之所宜为者,急起而趋之,如拯焚救罔,不然,袭常祖故,以乱救乱,天下纷纷,何时而定也。” | |
疾走先得 | 比喻行动迅速的人首先达到目的。同“疾足先得”。 |
出处:汉·焦赣《易林·损之井》:“秦失其鹿,疾走先得。” | |
疾足先得 | 比喻行动迅速的人首先达到目的。 |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 |
计不旋踵 | 计:计议,打算;旋踵:旋转脚跟。脚跟还未转过来,计议就定了下来。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拿定主意。也比喻行动迅速,毫不犹豫。 |
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夫边郡之士……触白刃,早流矢,议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 | |
见机而作 | 看到适当时机立即行动。 |
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 |
见几而作 | 几:苗头;作:行动。指发现一点苗头就立刻采取措施。 |
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 |
见幾而作 | 幾:通“机”,时机;作:行动。指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采取行动。 |
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见幾而作,不俟终日。” | |
见可而进 | 见到形势有利就进军。后指有把握就行动。 |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 |
见兔放鹰 | 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布大教网,漉人天鱼,不如见兔放鹰,遇獐发箭。” | |
剑及屦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行动坚决迅速。 |
出处:《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围宋。” | |
剑及履及 | 形容行动坚决迅速。同“剑及屦及”。 |
箭在弦上 |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
出处: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 |
捷足先得 | 捷:快;足:脚步。比喻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 |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 |
捷足先登 | 比喻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 |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 |
截铁斩钉 | 比喻坚定不移,或果断干脆。佛教禅宗比喻截断妄想。同“斩钉截铁”。 |
谨言慎行 | 谨、慎:小心,慎重。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
出处:《礼记·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 |
进退跋疐 | 犹言进退两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
进退狐疑 | 进退两难,迟疑不决。 |
进退两端 | 进退两难,迟疑不决。 |
进退两难 | 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
出处:宋·李靖《卫公兵法》:“凡攻城之兵……进退又难,前既不得上城,退则其师逼追。” | |
进退首鼠 | 进退不定;犹豫不决。首鼠,踌躇。 |
出处:宋·陈亮《与应仲实书》:“又思此别相见定何时,进退首鼠,卒以其所欲求正于仲实者而寓之书。” | |
进退双难 | 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同“进退两难”。 |
进退为难 | 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同“进退两难”。 |
出处:《魏书·李冲传》:“若容舟楫,必须停滞,师老粮乏,进退为难。” | |
进退迍邅 | 犹言进退两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
靖言庸回 | 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同“靖言庸违”。 |
靖言庸违 | 指言语巧饰而行动乖违。 |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尊传》:“伤害阴阳,为国家忧,无承用诏书之意,靖言庸违,象龚滔天。” | |
靖谮庸回 | 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口是行非。同“靖言庸回”。 |
出处:《左传·文公十八年》:“崇饰恶言,靖谮庸回。”杜预注:“靖,安也;庸,用也;回,邪也。” | |
静言庸违 | 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 |
救经引足 | 引:拉;经:缢死。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越做越离目的越远。 |
出处:《荀子·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 |
举措不当 | 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
出处:《管子·禁藏》:“举措不当,众民不能成。” | |
举措失当 | 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
出处:《管子·禁藏》:“举措不当,众民不能成。” | |
举棋不定 | 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藕。”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daquan/135427266014798.html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描写行动的成语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