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勇敢的成语 关于勇敢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勇敢的成语43条
成语标题 | 成语解释 |
矮小精悍 | 悍:勇敢。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 |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3回:“一个最勇敢的叫徐骧,生得矮小精悍,膂力过人。” | |
拔山盖世 | 盖世:超越天下人,世上第一。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当代无比。 |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
不避斧钺 |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 |
扯鼓夺旗 | 形容作战勇敢。 |
出处: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统雄兵劈面相持,驱貔虎扯鼓夺旗。” | |
瞋目扼腕 | 形容愤怒、勇敢的样子。 |
出处:商鞅《商君书·君臣》:“瞋目扼腕而语勇者得;垂衣裳而谈说者得;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尊向三者,无功而皆可以得。” | |
大勇若怯 | 怯:怯儒。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
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 |
胆大于身 | 犹言胆大如斗。指无所忌惮。 |
出处: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 |
蹈锋饮血 | 形容勇敢,不怕牺牲。 |
出处:清·吴敏树《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公骤起乡闾,捐家室,誓徒旅,蹈锋饮血,其军最为雄健矣。” | |
敢为敢做 | 做事勇敢,无所畏惧。同“敢作敢为”。 |
出处: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这的是败坏风俗,那一个敢为敢做!” | |
急流勇进 | 在急流中勇敢前进,形容果断、勇猛,一往无前。 |
出处:宋·邵伯温《邵氏见闻录》:“以火箸画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急流勇退人也’。” | |
急流勇退 | 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 |
出处:宋·苏轼《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 |
兼人之勇 | 兼人:一人抵多人;勇:勇敢。抵得上几个人的勇气。形容十分勇敢。 |
出处:《汉书·韩信传》:“受辱于胯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 |
见义敢为 | 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同“见义勇为”。 |
出处:宋·曾巩《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为吏明悟敏捷,见义敢为,不少屈以求合。” | |
见义勇为 | 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
出处:《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 |
精进勇猛 | 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
出处:《无量寿经》卷上:“勇猛精进,志愿无倦。” | |
临难不避 | 避:回避。到了危难之时并不躲避。形容勇敢胆大。 |
匹马一麾 | 一匹马一杆旗。形容勇敢善战。 |
出处:元·脱脱《辽史》卷五十八:“辽太祖匹马一麾,斥地万里,经营四方,末尝宁居,所至乐从,用此道也。” | |
怯防勇战 | 小心设防,勇敢出战。 |
出处:《梁书·冯道根传》:“怯防勇战,此之谓也。” | |
群威群胆 | 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
杀敌致果 | 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 |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 |
恃勇轻敌 | 恃:倚仗,仗恃。仗着自己勇敢而不把对手放在心上。 |
挺身而出 | 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
出处:《旧五代史·周·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 | |
万夫莫当 | 形容非常勇敢。同“万夫不当之勇”。 |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七三回:“吾闻公子庆忌,筋骨如铁,万夫莫当。” | |
无所畏惧 | 畏惧:害怕。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无所畏惧。” | |
熊心豹胆 | 比喻非常胆大。 |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老元帅!我有熊心豹胆,怎敢掩藏着赵氏孤儿。” | |
血性男儿 | 指刚强正直,勇敢热情的男子汉。 |
出处:明·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你小姐乃是闺阁中的须眉男子,我铁挺生也是个血性男儿。” | |
一往直前 | 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同“一往无前”。 |
出处:陶成章《浙案纪略》第四章第二节:“其行事也,常鼓一往直前之气,而不虑其他。” | |
一以当百 | 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 |
出处:清·李渔《比目鱼》第十四回:“楚玉也自领全军杀将前去。及至两不相对,真个人强马壮,一以当百。杀得那些山贼,抱头而窜。” | |
勇而无谋 | 谋:计谋。虽然勇敢,但没有智谋。 |
出处: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王)武俊蕃种,有勇无谋。” | |
勇冠三军 | 冠:位居第一;三军:军队的统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 |
勇猛果敢 | 形容处事勇敢决断。 |
出处:《汉书·翟方进传》:“勇猛果敢,处事不疑。” | |
勇猛精进 | 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
出处:《无量寿经》卷上:“勇猛精进,志愿无倦。” | |
勇往直前 | 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
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 |
斩关夺隘 | 砍断门闩,攻破城门,夺取关隘。形容军队作战勇敢,势不可挡。 |
出处:刘伯承《回顾长征》:“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 | |
斩将夺旗 | 砍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勇猛善战。同“斩将搴旗”。 |
出处:《群音类选·官腔类·八义记·拷问如姬》:“只消受得瘗粉埋香,索强似斩将夺旗。” | |
斩将搴旗 | 搴:拔取。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
出处:《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 |
斩将刈旗 | 砍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勇猛善战。同“斩将搴旗”。 |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 |
战不旋踵 |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
智勇双全 | 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
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 。” | |
装怯作勇 | 本来胆怯,却装出勇敢的样子。 |
出处:鲁迅《坟·“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 | |
一身都是胆 | 极言胆大勇敢。 |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 |
万夫不当之勇 | 当:抵挡。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
出处:元·施君美《幽闺记·罔害璠良》:“此子六韬三略皆能,有万夫不当之勇。” | |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 古谚语,意思是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亦比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
出处:《国语·吴语》:“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志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韦昭注:“决,勾弦。拾,捍。言申胥、华登善用兵众必化之;犹一人善射,而百夫竞著决拾而效之。”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daquan/134899608913978.html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描写勇敢的成语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