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忽忽
拼音 | yōu yōu hū hū |
释义 | 形容悠闲懒散或神志恍惚的样子。 |
出处 |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悠悠忽忽,怊怅自失。” |
示例 | 刘伶身长六尺,貌其丑悴,而~,土木形骸。(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
年代 | 当代 |
用法 | |
结构 | 联合式 |
词性 | 中性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
灯谜 | |
歇后语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悠的成语7条
悠然自得 | 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
悠闲自在 | 闲暇舒适,无忧无虑。 |
悠悠荡荡 | 形容摇摇晃晃,飘浮不定。现多形容不勤奋。 |
悠悠忽忽 | 形容悠闲懒散或神志恍惚的样子。 |
悠游自得 | 悠游: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
第二个字是悠的成语2条
悠悠荡荡 | 形容摇摇晃晃,飘浮不定。现多形容不勤奋。 |
悠悠忽忽 | 形容悠闲懒散或神志恍惚的样子。 |
第三个字是忽的成语2条
忽冷忽热 | 指时而冷静,时而感情冲动,情绪不稳定。 |
悠悠忽忽 | 形容悠闲懒散或神志恍惚的样子。 |
第四个字是忽的成语3条
毫厘丝忽 | 古代“分”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喻指极微细的事物。 |
悠悠忽忽 | 形容悠闲懒散或神志恍惚的样子。 |
精神恍忽 | 恍忽:糊里糊涂的样子。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 |
第一个字是忽的成语2条
忽忽不乐 | 忽忽:心中空虚恍惚的情态。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兴的样子。 |
忽冷忽热 | 指时而冷静,时而感情冲动,情绪不稳定。 |
第一个字发音是hu的成语164条
鹘仑吞枣 | 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
鹄面鸠形 | ①面容枯樵,形体瘦削。形容饥疲的样子。②指枯樵瘦削的人。 |
呼不给吸 | 形容吓得来不及喘气。 |
忽忽不乐 | 忽忽:心中空虚恍惚的情态。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兴的样子。 |
囫囵半片 | 囫囵:完整的,整个儿的。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指只听懂或理解了其中的大概意思。 |
狐奔鼠窜 | 比喻非常狼狈的逃窜。 |
胡作胡为 | 犹胡作非为。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
壶浆塞道 | 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
湖光山色 | 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
猢狲入布袋 | 猢狲:猴子。猴子进了口袋。比喻行动失去约束。 |
葫芦依样 | 依样画葫芦。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创造。 |
瑚琏之器 |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 |
糊口度日 | 糊口:本是喝粥的意思。度日:过日子。勉强维持生活,打发日子。 |
虎背熊腰 | 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
互剥痛疮 | 比喻互揭阴私。 |
户曹参军 | 专管户籍的州县属官。 |
护国佑民 | 捍卫国家,保护人民。 |
怙才骄物 | 犹言恃才傲物。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6556827865.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