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权
拼音 | yī shí zhī quán |
释义 | 暂时的权宜。 |
出处 | 《韩非子·难一》:“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淮南子·人间训》:“文公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也;雍季之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哉!’”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结构 | 偏正式 |
词性 | 中性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
灯谜 | |
歇后语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一的成语692条
一把死拿 | 比喻因循守旧,不肯变通。 |
一狐之腋 | 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比喻珍贵的东西。 |
一决雌雄 | 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决一胜负,比个高下。 |
一鸣惊人 | 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
一世龙门 | 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 |
第二个字是时的成语79条
阿时趋俗 |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
安时处顺 | 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
不时之须 | 不时之需。指随时的、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 |
不时之需 | 不时:不是预定的时间。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现的需要。 |
乘时乘势 | 旧指人应趁着机会、时势,做一番事业。 |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1084条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 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
记问之学 | 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
姜桂之性 |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 |
内顾之忧 | 内顾:在外边而顾念家事或国事。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
丘山之功 | 比喻功绩伟大。 |
第四个字是权的成语11条
兵不厌权 | 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同“兵不厌诈”。 |
篡党夺权 | 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 |
篡位夺权 | 篡:夺取,特指臣子夺取君位。夺取君主的位置及其权柄。 |
独揽大权 | 揽:把持。一个人把持着权力,独断专行。 |
反经行权 | 经:常道;权:权宜的办法。指违反常规,采取权宜之计。 |
第一个字是权的成语14条
权衡轻重 | 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 |
权变锋出 | 随机应变,锋芒毕露。形容言辞辩捷锐利。 |
权豪势要 | 有权力的豪门;有势力的要人。 |
权衡利弊 | 权:称砣。衡:称杆。权衡:比较,衡量。比较一下哪一个有利哪一个有害。 |
权均力敌 | 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同“权均力齐”。 |
权均力齐 | 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 |
权倾天下 | 权势压倒天下。形容权势极大。 |
权倾中外 | 权势压倒朝廷内外。形容权势极大。 |
权时制宜 | 斟酌形势随机应变。 |
权宜之策 | 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同“权宜之计”。 |
第一个字发音是quan的成语67条
全军覆没 | 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 |
权衡轻重 | 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 |
诠才末学 | 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
泉石膏肓 | 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 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
犬牙交错 | 错:交叉,错杂。比喻交界线很曲折,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
劝百讽一 | 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6369326522.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