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兼文武
拼音 | cái jiān wén wǔ |
释义 | 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
出处 | 《后汉书·卢植传》:“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结构 | 主谓式 |
词性 | 褒义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
灯谜 | |
歇后语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才的成语44条
才蔽识浅 | 蔽:塞而不通。才能蔽塞见识浅陋。 |
才大难用 | 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同“材大难用”。 |
才大如海 | 多用来称誉对方的才学渊博。 |
才德兼备 | 才:才能。德:品德。备:具备。才能和品德都具备。 |
才短气粗 | 才:才识;短:短浅;气:气质。缺少才干,气质粗鲁。 |
第三个字是文的成语35条
百代文宗 |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
班马文章 |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泛指可与班固、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 |
被发文身 | 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
表面文章 |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
不立文字 | 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
第四个字是武的成语32条
秉文兼武 | 犹言能文能武。 |
秉文经武 | 执掌文事,经营武备。 |
不文不武 |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
才兼文武 | 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
出文入武 | 指文武兼备。 |
第一个字是武的成语7条
武不善作 | 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 |
武昌剩竹 | 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 |
武断乡曲 | 指凭借势力在民间横行霸道。 |
武断专横 | 武断:只凭主观想象作判断。专横:专制强横。形容凭借权势独断专行,蛮横跋扈。 |
武爵武任 | 依据战功的大小给以爵位和官职。 |
武偃文修 | 文治已实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亦作“文修武偃”。 |
武艺超群 | 武艺:武术上的本领。也指军事、战斗的本领。形容武艺高强,超出一般人。 |
第一个字发音是wu的成语527条
恶不去善 | 不因为厌恶某人而否定他的优点。 |
乌白马角 | 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
污泥浊水 | 比喻一切落后、腐朽和反动的东西。 |
呜呼哀哉 | 呜呼:叹词;哉:语气助词。原为表示哀痛的感叹语,旧时祭文中常用。现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
巫山洛浦 | 指巫山神女和洛水女神,也指男女幽会。 |
屋如七星 | 形容住房破漏。 |
诬良为盗 | 诬:诬陷。良:好人。指捏造事实,陷害好人。 |
无寇暴死 | 在没有变乱的情况下就死于非命 |
毋望之福 | 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同“无妄之福”。 |
吴带当风 | 唐画家吴道子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后人以之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 |
吾自有处 | 我自有办法对付。 |
梧凤之鸣 | 比喻政教和协、天下太平。 |
五步成诗 | 唐史青能五步成诗。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 |
武不善作 | 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 |
舞笔弄文 | 指舞文弄墨。 |
勿忘在莒 | 比喻不忘本。 |
务本抑末 | 从事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 |
物腐虫生 |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
误打误撞 | 指事先未经周密考虑。 |
雾暗云深 | 迷蒙渺远。比喻相距之遥远。 |
寤寐求之 | 比喻迫切地希望得到某种事物。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3573642706.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